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本病是犬比較多發而且危害嚴重的線蟲病。鉤蟲寄生于小腸內,主要是十二指腸。全國各地均有發生。氣候溫暖地區常見,多發于夏季,特別是狹小、潮濕的犬窩更易發生。
病原及其生活史:
引起犬鉤蟲病的病原,常見的是犬鉤蟲與狹頭鉤蟲。
犬鉤蟲為淡黃白色小線蟲,頭端稍向背側彎曲,口囊很發達,口囊前緣腹面兩側各有3個大齒,各齒向內呈鉤狀彎曲。雄蟲長10~12毫米,雌蟲長14~16毫米。
狹頭鉤蟲兩端稍細,較犬鉤蟲小,口囊前緣腹面兩側各有1片半月狀切板。雄蟲長5~8.5毫米,雌蟲長7~10毫米。
犬鉤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條件下,經12~30小時孵出幼蟲(桿狀蚴),再經1周左右,蛻化為感染性幼蟲(帶鞘絲狀蚴)。犬通常經口感染,也可經皮膚和口粘膜感染。當幼蟲經口進入宿主體后,停留在腸內,脫去囊鞘,逐漸發育為成蟲。當幼蟲經皮膚侵入時,鉆入外周血管,移行到肺泡和氣管,隨痰進入口腔,吞下后到小腸發育為成蟲。犬鉤蟲還可通過胎盤、初乳感染。狹頭鉤蟲的生活史與犬鉤蟲相似,但以經口感染較為多見。
診斷要點:
(1)臨床癥狀:嚴重感染時,粘膜蒼白,消瘦,被毛粗剛無光澤,易脫落。食欲減退,異嗜,嘔吐,消化障礙,下痢和便秘交替發作。糞便帶血或呈黑色,嚴重時如柏油狀,并帶有腐臭氣味。如幼蟲大量經皮膚侵入時,皮膚發炎,奇癢。有的四肢浮腫,以后破潰,或出現口角糜爛等。經胎內或初乳感染犬鉤蟲的3周齡內的仔犬,可引起嚴重貧血,導致昏迷和死亡。
(2)實驗室檢查:可采用飽和鹽水浮集法檢查糞便內的蟲卵進行確診。
防治措施:
(1)驅蟲:商品制劑為4.5%二碘硝基酚溶液,1次皮下注射劑量為每千克體重0.22毫升(10毫克),對犬的各種鉤蟲驅蟲效果接近1OO%。該藥對犬蛔蟲、鞭蟲、絳蟲和肺吸蟲效果不佳。此外,也可應用左咪唑、甲苯咪唑、噻嘧啶驅蟲,用量用法,可參閱犬蛔蟲病。
嚴重貧血時,還需對癥治療,口服或注射含鐵的滋補劑或輸血。
(2)衛生消毒:應保持犬舍清潔干燥,及時清理糞便。對籠舍的木制部分用開水澆燙,鐵制部分或地面用噴燈噴燒,可搬動的用具可移到戶外曝曬,以殺死蟲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