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我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狗肉的需求逐步增加,肉犬的規模化飼養場也越來越多。然而,我國的肉犬規模化、標準化飼養還處于初期階段,肉狗的飼養管理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養殖肉狗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肉狗圈舍的建造 新建狗舍應選擇避風向陽、地勢干燥、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方,要求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水質良好、交通方便,遠離居民區、交通要道、畜禽飼養場、工廠和屠宰場,飼料來源、運輸以及防疫條件要便利。
農村可以充分利用現有閑置的舊房舍改做狗房,周圍砌好圍墻或柵欄作為運動場。但應盡量與居民住宅有一定距離,以免犬吠影響居民休息或傳播疫病。
狗舍應分成多個單間,將公狗、母狗、懷孕狗、哺乳狗、幼狗分開飼養,既便于飼養管理,又有利于生長發育。
肉狗的繁殖 我國狗的品種繁多,不下幾十種,但截止到目前尚無專用的肉用品種。可在當地選擇體形大、肌肉豐滿、骨架粗壯、耐粗飼、健康無病的狗做種狗,用以繁殖。也可從國外引進一些能適應國內氣候、環境的大型狗作為肉狗種,用于雜交改良,但應注意選優并逐步建立起優良的種群。肉狗繁殖的初配年齡,一般母狗為10月齡~12月齡,公狗16月齡~18月齡,母狗發情多在每年春季的3月~5月和秋天的9月~11月,發情期持續10天~15天,每年可產2胎,每胎2只~7只。為提高母狗受胎率,應正確掌握狗的配種時間,狗排卵多在發情開始后46小時~60小時。母狗的懷孕期為58天~62天。
肉狗的飼養 仔狗:應讓仔狗吃足初乳。因剛出生的仔狗體內無抗體,得不到抗體的仔狗則很難成活,而產后3日內母狗乳汁中都含有豐富的抗體。狗仔出生9天~12天開始睜眼,這時應人工補喂些食物,可把牛奶倒在小盤里讓其舔食,20天左右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米湯。25天后加些肉湯,每天補喂20克~30克逐漸增至200克~300克,每天補喂3次~4次。30天后可喂些調制好的飼料,飼喂量逐漸增加,到50日齡時斷奶。
幼狗:斷奶至4月齡的狗稱幼狗。在此階段,狗發育較快,身體增長迅速,但易發病,且病死率高。本期的飼養重點是防止斷奶造成的應激,減少發病,爭取獲得較高的成活率和最適的體形。幼狗的營養需要量:代謝能一般為12.54兆焦~12.96兆焦,粗蛋白20%~25%,脂肪7%~9%,磷為0.75%,賴氨酸為1%。由于幼狗生長迅速,應供給充足的飼料。配方為:玉米面35%、大米面20%、麥麩10%、豆餅10%、魚粉8%、骨粉2%、動物下雜5%、青飼料10%,另外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食鹽(每100kg飼料加0.3kg~0.5kg)和適量的多維。每只每天喂給混合飼料0.4kg~0.6kg,日喂2次~3次。幼狗的飼喂制度要合理,保持食物清潔干凈。防止病從口入。幼狗應合理分群或調群,一般斷奶后30日左右分群,不同性別的狗分開,體格大小相近的狗為一群,每群5只~6只為宜。
肥育期肉狗滿4月齡不作種用的狗,經2個月~3個月的強化育肥后出欄,該階段的營養需要:代謝能11.07兆焦~11.92兆焦,粗蛋白17%~20%,脂肪5%~7%,鈣為0.95%~1.5%,磷為0.9%~1.1%,賴氨酸0.5%~0.95%。由于該階段的肉狗可通過調節采食量來滿足營養需要,因此,日糧營養水平低于其它階段的肉狗要實行圈養,保持室溫在13℃~24℃,保持空氣清潔,日喂次數為3次,以八九成飽為宜;要使狗適量運動,有利于增重;加強調教,使其定點排便;加強驅蟲和防疫注射工作。可用無公害藥物添加在飼料中,對狗適當催眠,以提高育肥效果。
肉狗的管理 加強衛生管理保持狗場清潔,做好滅蠅,滅鼠和滅蚊工作,殺滅疫病的傳播媒介。培養狗定點排便習慣,再將糞便集中發酵消毒。每天至少清掃1次狗舍和運動場,及時消除狗舍內和運動場上的糞尿、剩食和雜物,要注意狗舍的通風,保持舍內空氣新鮮。每周至少給狗梳刷體表1次,去除污物,炎熱的夏季要定時給狗洗澡,保持狗身清潔,防止皮膚病的發生。嚴禁喂飼腐敗、發霉、變質飼料,防止食物中毒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