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池內養龜、池旁養蚯蚓,既解決了龜的動物性餌料問題,又可使龜在模擬的自然環境中自由采食,降低了養殖成本,節省了人力。方法:在養龜池的四周地面上,平鋪15厘米厚的牛、羊、豬、雞糞,每平方米投放4000條種蚓,每20天加料1次,包括豬糞、牛糞、農作物秸稈、樹葉、雜草及少量的爛瓜果等。蚯蚓4~6個月的繁殖量是自身的10倍,養1平方米蚯蚓約可解決1平方米水池(5只成年龜)的餌料。因龜有打洞的習性,可讓龜自行爬到養蚯蚓的料堆中覓食蚯蚓。蚯蚓怕光、怕水,養龜池和料堆上應有遮陽遮雨物。每45天清除蚯蚓殘料一次,即將糞料帶蚯蚓置于篩中,放在強光下照射,蚯蚓會從篩孔中鉆出,然后將蚯蚓放回原地,再加上新料。此法也適用于養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