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蚯蚓又名蛐蟮,中藥名地龍,是一種軟體多汁、蛋白質含量達70%的軟體動物。蚯蚓能利用廢物和農副產品下腳料為食,不與其他動物爭飼料,可改良土壤、改土造肥、處理垃圾、凈化城市、改善衛生。蚯蚓還是豬、雞、魚以及各種動物和名貴珍稀水產品的最佳蛋白飼料來源。若飼養管理好時每畝可產鮮蚓2~3噸或者5噸,按目前市場價格每畝地效益在2~3萬元,每畝地可獲利8000~10000元左右,發展蚯蚓養殖是大有可為。
蚯蚓的病害,國內外所報道的資料均不多,現根據蚯蚓養殖場賈明在十多年飼養管理中所發生的病害現象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癱瘓,背也排出黃色或草色體液,成堆死亡,這是新加的飼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氣。應迅速減少料床,排除有毒飼料,鉤松料床,加入蚯蚓糞吸附毒氣,讓蚯蚓潛到底層休整,以期慢慢適應。
(2)蚯蚓體出現局部枯焦,一端萎縮或一端腫脹而死亡,未死的蚯蚓拒食,有悚悚顫栗的懼怕之感,明顯出現消瘦,這是由于加料方法不當而形成的蛋白質中毒癥。發現問題后,要清理不適合的飼料,加噴清水,疏松料床以期解毒。
(3)飼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碳化水合物,或含鹽分過高,經細菌作用容易引起酸化,引起蚯蚓胃酸過多癥,使全身出現痙孿狀結節,環帶紅腫,身體變粗變短,全身分泌液增多,在養殖床轉圈爬行,或鉆到床底不吃不動,最后全身變白而死亡,有的病蚓死前還出現體節斷裂現象。防治辦法是掀開覆蓋物,讓蚓床通氣,噴灑蘇打水、石膏粉進行中和。
(4)蚓床濕度太大,飼料pH值過高,則會使蚯蚓體水腫膨大、發呆、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體液,滯食而死。甚至引起蚓繭破裂,或使新產下的蚓繭兩頭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爛。碰到這種情況可采取開溝瀝水方法,將爬到表層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飼料中加過磷酸鈣粉或醋渣、酒精渣打中和,過一段時間再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