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被列為國家檢疫對象的蜜蜂白堊病,是一種由蜜蜂球囊菌寄生而引起蜜蜂幼蟲死亡的真菌性傳染病。1992年此病曾給我國養蜂業帶來巨大損失。該病是一種頑固的真菌性病害,蜜蜂幼蟲是其較為專一的寄主,蜂箱內幼蟲區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5℃,濕度在80-90度之間,加上營養豐富的蜂蜜、花粉,非常適合其生長。
由于此病的潛伏期一般不太長,而且具有發病快、難根治、傳播渠道廣等特點,在防治上應采取“預防為主、防治并舉”的方針,平時要做好蜂箱及蜂群的消毒工作,作好病情記錄,及時隔離病群,以免造成重復感染。在蜂群管理上要做到蜂脾相稱或蜂多于脾,切忌養“稀蜂”,以提高蜂群的整體抗病性。不作無目的的查峰,盡量少干擾驚動蜂群。不能在蜂群之間隨意調動蜂脾,不購買和出賣病蜂,不用來路不明的飼料喂蜂,對購來的花粉喂蜂時,花粉必須用γ射線消毒,病蜂、病脾、病箱、場地消毒要徹底,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用藥問題上要慎重。由于此病蔓延迅速,又無特效藥物,對別人的經驗要先試后用。目前在藥物的使用上主要使用堿性藥物,如“大黃蘇打片”,澄清的石灰水和口服蘇打片都有較好的藥效。因為真菌絲對堿敏感,在酸性溶液中較適合,所以酸堿中和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用種問題上,要選用抗病性強的蜂種來更換易染病蜂種,特別要選育那些在病場中終年不被感染的品種育王并做好隔離交尾,以提高整體抗病性。同時還要做好病情通報和加強對流動放蜂的檢疫,不使病害入境和出境,做好病蜂的隔離治療工作,對病害特別嚴重已無望治愈的蜂群和巢脾要燒掉就地深埋,力求避免引起更大的流行。
該病的發生、發展、流行和久治不愈同下面幾種因素有重要關系:一、環境因素。任何病菌的滋生與蔓延都離不開環境這一重要條件,而白堊病菌的孢子具有近20年的潛伏期,它又是一種酸性真菌,喜高溫高濕,一旦條件具備就會迅速復發,而干燥、通風、向陽的環境,該病發生就輕。二、蜂群過弱、清巢能力差。幼蟲飼喂不足、營養差、體質弱的蜂群易發病。三、用藥單一。使病菌產生抗性。四、場地、蜂群消毒不嚴,飼料和蜂具交叉傳染以及蜂王的因素。
因此,要使白堊病得到控制,適宜的環境、充足的飼料、科學的管理和優良的蜂王是其關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