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黃粉蟲俗名面包蟲,為鞘翅目擬步行科粉甲屬的昆蟲。黃粉蟲是一種蛋白質含量高的昆蟲,一般作為活體飼料喂養特養經濟動物。黃粉蟲蟲體營養價值高,幼蟲含粗蛋白51%(蛹含粗蛋白57%,成蟲含粗蛋白64%),脂肪28.56%,還含有多種糖類、氨基酸、維生素、激素、酶及礦物質磷、鐵、鉀、鈉、鈣等,營養價值高,它可直接作為肉食性動物高蛋白鮮活飼料。用黃粉蟲代替魚粉作配合飼料,效果甚好,能加快生長發育,增強抗病抗逆能力,降低飼料成本,提高產出效益等。用3%~6%的鮮蟲代替等量的國產魚粉飼養肉雞,增重率可提高13%,飼料報酬提高23%。用黃粉蟲也可喂飼中國林蛙。
黃粉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即成蟲、卵、幼蟲、蛹四種變態。成蟲體長而扁,長1.4~1.8厘米,黑褐色具有金屬光澤,頭部為前口式,唇基兩側不超過觸覺基部。成蟲在羽化過程中,頭、胸、足為淡棕色,腹部和鞘翅為乳白色,開始蟲體稚嫩,不愿活動,4~5天后顏色變深,鞘翅變硬,靈活但不飛,爬行較快,經精心喂養后,成蟲群體交尾、產卵。成蟲每次產卵2~4粒,每只雌蟲約產卵300粒,散產于飼料底部的篩網上,成蟲期為50天左右。卵白色橢圓形,大小約1毫米。卵期8~10天左右,幼蟲棕黃色,體長2~3厘米,體節較明顯,有3對胸足,在第9腹節有一雙尾突。幼蟲孵出時為黃白色,逐漸變為棕黃色,平均9天蛻一次皮,每蛻一皮為一齡,共脫7次皮,當最后一次蛻皮時在飼料表層即化蛹,幼蟲期約為80天,蛹白色,后變白黃色,體節明顯,蛹期為12~15天。
黃粉蟲的食性雜,飼料來源廣,飼養設備簡單,投資小效益高。飼料以糠、麩及各種青菜為主,一般2~4千克糠、麩可產1千克黃粉蟲。黃粉蟲的市場前景廣闊,值得投資飼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