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一方面種種人為因素加劇了蟾蜍資源滅絕,另一方面蟾蜍的應用得到開發在廣州、上海、臨沂等地銷量驚人。因而,提倡人工養殖蟾蜍不僅可以保護野生動物種源,又可生產藥材。目前具有超前意識的養殖場已開始進行專門研究人工飼養蟾蜍的技術,并在其關鍵技術――越冬的技術上取得了成功,對保護蟾蜍和科學開發利用有益生物起到了積極作用。如浙江省海寧市袁花科協的科技人員不僅人工繁殖中華大蟾蜍取得了成功,而且解決了嚴冬時節使蟾蜍越冬安全地渡過三四個月,使蟾蜍越冬后馬上進行脫蟾衣采酥工作,越冬成活率大大超過自然越冬。
現介紹他們的越冬方法:
一、秋季強化飼養由于蟾蜍屬變溫動物,每年深秋到初春為冬眠期,如秋季食物缺乏,營養沒跟上,往往導致開春后蟾蜍因體力不支而死亡。蟾蜍喜食活的小動物,而對靜止的東西視而不見,一概不吃。因此,科技人員在每年10月份,用豆渣和豬、羊血各半混合后放入器皿中,讓其自然發酵,引來飛蠅產卵,5天~6天后蛆蟲大量孵出并爬出器皿外,任蟾蜍自行攝食。同時,可于晚上在養殖場上空開亮幾盞燈引誘昆蟲集聚,由蟾蜍取食,補充餌料,使其冬前健壯。
二、越冬保護每年11月份前后,水溫10℃~12℃左右,蟾蜍即進入冬眠期,不吃不喝,行動緩慢。此時原本在旱地上活動的蟾蜍,要下水過冬了。
水下越冬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越冬前在飼養場中間或周邊地帶開挖幾條水溝,水溝總面積占場地面積的10%~20%,溝內蓄水30厘米~100厘米。每平方米水面積放養10只~30只蟾蜍。
(2)也可于室內越冬,可用缸、盆、桶加水20厘米深,然后放入蟾蜍。室內越冬要防止室溫過高,導致蟾蜍冬眠不足,以保持水溫在1℃~8℃左右為宜。
(3)如有條件,也可用塑膜大棚越冬,越冬時保持棚內氣溫在1℃~10℃即可。但應防止晴好天氣時,中午棚內溫度過高,要注意及時通風換氣。不管室外或室內及大棚越冬,要防止養殖池漏水,管理中要定時檢查,發現漏水的要及時補水;如不漏水,且水不變質的,整個冬天不必換水。越冬蟾蜍入水前,應對池水及蟾蜍用萬分之一漂白粉溶液噴灑消毒1次,以防病菌侵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