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蟾蜍,俗稱癩哈蟆,耳后上方有兩個橢圓形凸起的腺體,如果用夾子擠壓就會有白色漿液噴出,這就是我國傳統名貴的中藥材“蟾酥”。此藥國內外緊缺,價格高,提取方法簡便易行。
一、采收時間和工具
蟾蜍每年4月開始繁殖,小蟾蜍第二年就可以取酥,一般4至8月份進行捕捉。工具需一個竹夾或銅夾(鋁合金制的夾子也可以),一個80號的銅篩和一個120號的銅篩、一塊玻璃板。
二、取酥操作方法
捉到蟾蜍后要在清水中沖洗干凈,涼干后即可取酥。取酥時,大拇指放在蟾蜍頸部,食指和中指捉住其前肢,無名指和小指捉住其后肢,再用竹夾或銅夾鉗其耳后腺,只要夾1至2次就能把白色漿液刮出,擠夾時動作要敏捷,輕重適中。如過分用力會造成出血,混到蟾蜍中影響質量,還易造成蟾蜍感染發炎,導致死亡;擠輕了蟾蜍取不凈。3000只蟾蜍可刮取漿液1公斤,以新鮮潔白、漿粒微黃、油亮發光、粘性大為佳。取酥后的蟾蜍要放回陸地,讓擠夾的耳后腺愈合,切勿放回水中,以防傷口感染后造成死亡。更不要將其喂雞、鴨或其它牲畜,應該保護這一野生動物資源,使之年復一年地提供蟾酥。
三、蟾酥加工
采完蟾蜍后要進行加工。將刮取的漿液放置瓷器盆內,用80號銅篩過濾,再用120號銅篩,在篩的反面刮下干凈漿液,均勻地涂在玻璃板上曬干或烘干,干后剩下即成片酥;如遇氣候干燥時,可將凝結的漿液用竹片刮到干凈的白布上,集中起來用手捏成團塊,曬干即成團酥,也叫塊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