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鵪鶉新城疫是新城疫病毒引起、各種日齡鵪鶉發生的以呼吸困難、拉稀、神經紊亂為特征的急性、烈性傳染病。
1.病原
本病病原為新城疫病毒,主存于病鶉體內,通過口鼻分泌物、糞便污染環境。病毒對熱及日光等有較強抵抗力,在37℃可存活7~9天。對消毒劑,如2%氫氧化鈉、1%來蘇兒、70%酒精在20分鐘內可被殺死。
2.流行特點
本病可通過帶病毒的飛沫、灰塵經呼吸道感染,也可經口、鼻、眼結膜等感染發病。無明顯季節性。各種日齡均可感染發病,而以2月齡左右鶉易感,成鶉發病率低,死亡率達20%左右。本病的發生和流行,與飼養管理和清潔衛生條件有密切關系,不良的飼養管理和衛生差都易促使本病發生流行。
3.臨床癥狀
最急性病例,常突然死亡,缺乏臨床癥狀。急性、慢性病例,病初表現精神不振,食少,排綠色稀糞,表面有白色尿酸鹽,糞臭,雌鶉常產白殼蛋、軟殼蛋。病程長時,出現神經癥狀,病鶉不安,站立不穩,運動失調,頭向一側歪斜,采食飲水困難,翅下垂,呼吸困難。有的痙攣或麻痹,倒于籠中,多因衰竭而死亡。少數病鶉也可耐過,但多有后遺癥,表現斜頸歪頭。
4.解剖病理改變
主要病變在消化道,突出表現在腺胃、腸道有出血或出血斑。重者可見潰瘍,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直腸充滿綠色糞,黏膜腫脹出血。心臟瘀血、出血。肝、脾腫大出血。其他變化不明顯。
5.診斷
最急性病難以診斷。急性、慢性病例可依據流行特點、典型癥狀及剖檢變化做出初步診斷。確診可采用血凝和血細胞凝集抑制試驗,也可采用動物接種試驗和病毒分離鑒定。
6.預防
鶉新城疫是一種烈性傳染病,危害嚴重,要引起高度重視。控制、預防本病發生和流行,關鍵在抓好各項預防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注意清潔衛生,堅持經常性消毒。對新引進鶉群應隔離飼養一周,確認健康后方可入群。
對鶉群定期進行抗體測定,發現抗體下降時,及時進行防疫注射。
定期進行預防接種。接種可采用雞新城疫IV系疫苗免疫。其程療為:新城疫IV系1000倍稀釋,4日齡每日1.5毫升,20日齡每只2毫升,50日齡每只5毫升飲水。方法為晚間禁水,次日晨飲水免疫,一次飲完。
當新城疫發生時,應及時采取緊急撲滅措施。對鶉群,尤其是受威脅的鶉群進行新城疫疫苗緊急接種,同時進行隔離、封鎖、消毒,嚴格處理病尸,嚴防傳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