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飼養鵪鶉,飼料省,收效快,一家可養幾百只,但管理要細致,飼養要求高。
1.籠舍設備
可同雞舍相仿,用竹制成籠子。為了增加飼養,籠子以層疊式排列,籠高15厘米,籠腳離地16厘米,下面的盛糞板有空間10厘米,每籠飼養一只,籠子底網用竹簽制成,使糞便漏下,而鵪鶉腳不會踩下去,底網后高前低,稍傾斜,便于蛋能滾出。籠子采食面的網孔間距2.2-2.4厘米,以便鵪鶉伸出頭來采食。籠前掛的白鐵皮小食槽,口寬4厘米,槽高5厘米,上口大,下口小,呈杯狀。
2.培育幼鶉
鶉蛋只需17天就孵化小鵪鶉。小鵪鶉出殼后,需放在34℃的高溫下,以加速腹內吸收蛋黃,收臍良好,一旦毛長就移入內環境與小雞相仿的小間內培育,但保溫開始32℃左右,以后每隔一天降溫一度。要通風良好,空氣新鮮。
小鵪鶉出殼一天后,即可用粗米粉或優質麩皮飼料,兩天后逐步改用混合飼料,并由終日飼喂改為分頓飼喂,一般養50天成熟,開始產蛋。
3.母鵪鶉飼養
方法與蛋雞大致相同,但飼料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質,適口性良好,不能隨意變換,以防減食,影響產量。常用混合飼料配方:碎米粉65%、麩皮23%,魚粉12%。夏天養料不足時,可用南瓜打漿,每天每千鵪鶉喂5公斤。
飼料要質量良好,磨成粉狀,養料切細打成薄漿,兩者1:1加水混攪成能捏得攏,散得開,不粘嘴。一般每天喂食四次,定時定量供給。
4.日常管理
鵪鶉飼養40天即可上籠,以適應產蛋時的籠養環境,夏季要保持通風良好,防暑降溫;冬季要生爐子,保持溫度在16℃以上。產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相當于50-60支光的電燈;天黑以后可補充光照4小時左右。母鶉產蛋通常是下午2-4時,6時結束,要隨時撿蛋,以防踐踏、啄碎。此外,每天要清除糞便一次,至少兩天一次。
5.配種繁殖
大體和雞一樣,春季配種3-5月,秋季9-11月,公母鶉搭配一比四;一般每只公鶉一天交配一只母雞,如果過多交配會影響種蛋的受精率。配種時將公鶉放到母鶉的籠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