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①流行特點:大腸桿菌的分布極為廣泛,除家禽易感染外,家畜也易感染。鵪鶉一生都可感染,幼鶉和6個月后發病率較高,主要通過糞便傳染,飼養密度過大,籠舍消毒不徹底是造成該病傳播的主要原因,冬春氣溫變化大、氣候聚變和夏季炎熱都可引起大腸桿菌病。
②癥狀:鵪鶉得此病后,初期癥狀為:食欲減少,產蛋量下降,白殼蛋、褐殼蛋增多,蛋皮薄易碎,呈零星死亡,個別有神經癥狀頭向后仰,也有的眼睛有病變,幼鶉主要表現為排水樣稀便,精神不振,羽毛松亂,閉目養神等。
③病理變化:胸腔腹腔有淡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附著于臟器表面。有時有腹水,氣囊混濁、肝腫大,偶有多色壞死灶,腸粘膜充血腫大,產蛋鶉伴有生殖器變化,卵巢變形,輸卵管和泄殖腔發炎,有蛋滯現象。
④治療:恩諾沙星、阿莫西林、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對本病都有很好療效,但應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⑤每間隔一個月,用一次遠征禽菌錄(連用3天),對本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