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苜蓿屬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譽為“牧草之王”,而且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重要作物。擴大苜蓿種植面積,要選好品種,抓好苜蓿種子生產。
1土地選擇
繁育苜蓿種子,選擇開闊平坦、通風良好、光照充足、土層深厚、灌排方便、肥力適中、雜草較少、PH值6.5~7.5、鹽堿少的土地。為防止品種間生物學混雜,保證苜蓿種子純度,不同品種同時繁育時,其隔離距離應在200m。
2播前準備
2.1肥水苜蓿對磷、鉀肥需求量大,播前條施磷肥,對幼苗生長及根系發育均有促進作用。低肥力地塊適施氮肥。播前施入腐熟有機肥1.5t/667m2作底肥。在有機肥不足的情況下,施氮磷混合肥17kg/667m2,其氮磷比為1:1或磷肥比例稍高些。施肥深度10cm以上。為防止土壤板結出苗不全,一般選擇播前灌水,要求田間持水量達到75%~80%。
2.2整地整地質量直接影響苜蓿出苗率和整齊度。整地質量要求達到地面平整、精細密實,以保證種子均勻分布,發芽一致。播前鎮壓,適墑播種。
3播種技術
3.1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如新疆大葉紫花苜蓿。
3.2播前要精選種子,去掉雜質,碾磨破除種皮,以利吸水。做好發芽試驗,凈度達到95%以上,發芽率達到85%以上。播前晾曬種子2~3天,提高發芽率。
3.3苜蓿播種可分春播、夏播、秋播3個時期,有時也采用臨冬寄籽播種或開春頂凌播種。實際生產中多用春播或秋播。制種苜蓿一般在8月上中旬秋播,第2年神子收獲后,還可收1茬苜蓿草。
3.4種子田寬行稀播,才能獲得較高產量。寬行條播播種量為600~800g/667m2。
3.5制種苜蓿生產,砂質土壤行距為40cm,質地中等的土壤為50cm。
3.6苜蓿種子小,播深2cm為宜。播后立即進行鎮壓,使土壤與種子緊密結合,有利種子吸水發芽,防止出現吊根現象。
4田間管理
4.1播種至出苗前,遇雨形成板結層,可用短齒耙或短齒圓盤耙破除板結,以免影響出苗。
4.2苜蓿4片真葉時間苗,株距5cm,密度控制在40~50株/m2。
4.3施足基肥的地塊無需追施氮、磷肥、硼肥影響葉綠素的形成,對子房形成、花發育都有重要作用,常作為種子田根外追肥,施用量280g/667m2。制種苜蓿要少施氮肥,用量5kg/667m2;多份施磷肥,用量10kg/667m2。追肥時間在5月底至6月初,結合開溝、追肥、灌水一條龍作業。制種苜蓿盛花期還應葉面施肥1~2次,主要硼肥200g/667m2,磷酸二氫鉀200~500g/667m2,鉬肥8~16g/667m2。可延長花期10~15天,提升種子結實率和飽滿度,提高種子產量。
4.4苜蓿既怕干旱又怕積水。制種苜蓿播后灌1水,10月中下旬入冬前冬灌1次,第二年5月底至6月初開溝追肥時再灌1水。制種苜蓿澆水不直過多,否則影響種子產量和品質。苜蓿灌水后防止積水、注意排水。
4.5苜蓿苗期易受雜草危害。種子田的雜草防除,應貫穿于種子生產全過程。特別是菟絲子,如不注意防治,將會毀滅種子生產。可用拿捕凈、地樂胺進行土壤處理,或苗后莖葉拔除。
4.6常到田間巡視檢查,如果發現其他品種的苜蓿植株應當及時拔除。
4.7病蟲害防治:蟲害有象鼻蟲、跳蟲甲、盲蝽象、蚜蟲等,可用敵殺死、敵敵畏等藥劑葉面噴施;病害有黃萎病、花葉、根腐等,可用冠菌清、殺菌王、菌核凈等藥劑防治。
5種子收獲
5.1種子收獲前,先打克無蹤,促進葉片干枯,提高收種質量。7月下旬2/3莢果變黃褐色時即可收獲。用聯合收割機收獲種子,并眼機車收取苜蓿草。
5.2種子收獲后,根茬新發苗長到10cm高澆水1次,9月下旬還可收1茬苜蓿草。到10月中下旬進行冬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