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傳統意義上的冬棗,是泛指果實生育期在120天以上的晚熟棗品種,一般在10月上中旬后成熟,由于其品質好,經濟效益顯著,近幾年栽培面積發展迅速,產量大幅度增加。但冬棗屬優良鮮食品種,不耐貯藏,果實極易失水、皺縮、酒軟和霉爛。自然條件下存放,只有一周左右的鮮脆期。因此,每年都有大批冬棗在貯藏過程中降低或失去商品價值。而掌握好冬棗的品種特性及貯藏條件,可使保鮮期延長到70~120天。現將山東地區10余個冬棗品種中影響較大的5個品種及適宜的貯藏保鮮條件簡介如下:
(一)影響較大的5個品種
1、沾化冬棗又名冰糖棗,是鮮食品種中最好的冬棗品種。起源久,分布廣,在我省濱州、德州、聊城、東營、壽光等地栽培量較大。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12克,果實平整,赭紅光亮,果皮薄,果肉脆嫩多汁,濃甜微酸,啖食無渣,可溶性固形物38%左右,品質極上。10月上中旬成熟,生育期125天左右。
2、城武冬棗產于山東城武、曹縣等地。果實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平均單果重25.8克,最大32.1克,果面不平,有縱列棱線,果皮較厚,深赭紅色,果肉細脆,甜味濃,可溶性固形物35%~37%,可食率97.8%,品質上等,宜鮮食,也可制干,產量較高。10月上中旬成熟,果實生育期120~130天。
3、薛城冬棗主產區在棗莊市薛城、嶧山等地。果實圓形略扁,平均單果重21.5克,果肉稍粗,甜微酸,可溶性固形物30%左右,品質中上。干旱年份果肉易木質化,形成“核外核”。10月中下旬成熟,果實生育期130天左右。
4、大雪棗產于沂蒙山區,平均單果重43克,果實近圓形,紅色,果肉白色,肉厚核小,甜脆,清香可口,可溶性固形物35%左右,可食率97.3%,品質上等。10月中下旬成熟,果實生育期125~135天。
5、九月青又名十月青,產于山東西南部。果實細長橢圓形,平均單果重13.1克,果個整齊,果面平整光亮,赭紅色,果肉較致密,甜味濃,可溶性固形物28%,品質中上。10月上中旬成熟,果實生育期120天。
(二)適宜的貯藏保鮮條件
根據有關資料及我們在冬棗貯藏保鮮研究試驗中的體會,認為冬棗貯藏保鮮的適宜條件如下:
1、適期采收采收時成熟度對冬棗貯藏質量影響很大,冷藏條件下,初紅果(著色25%以下),半紅果(著色50%左右),全紅果(100%),其最長保鮮期分別約為100天、60天、30天。采收時要做到無傷帶柄采收,這樣雖會增加成本,但對減少果柄處軟爛有重要作用。
2、快速預冷棗果采收后要盡快預冷到0℃,可直接進入預冷間預冷,預冷時間一般為1~3天。預冷時注意,不要讓冷風直吹棗果。
3、適宜的溫、濕度冬棗屬呼吸躍變型果實,溫度越低呼吸強度越小,呼吸高峰來的越晚,低溫環境是保證貯藏質量的基礎條件。在高于冬棗冰點溫度的溫度范圍內,溫度越低貯藏效果越好,低于冰點會產生凍害。成熟度不同的冬棗其冰點也有差別,一般半紅果冰點在-2.4℃左右,初紅果偏高,全紅果偏低。所以不同成熟期的冬棗應分別貯藏。冬棗也是極易失水的果實,在冷藏條件下,適宜的相對濕度為90%~95%。
4、適宜的氧氣、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產地的冬棗,由于果皮厚度、口感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對氣體指標的要求也有差異。在冷藏的條件下,氧氣含量應控制在3%~6%,溫控精度高的貯藏環境,氧氣含量應偏高,以防發生無氧呼吸。
冬棗對二氧化碳非常敏感,不宜全密封包裝貯藏。高于5%的二氧化碳含量會加速冬棗軟化和褐變,適宜的二氧化碳含量為1%~4%。
5、減壓貯藏這是一種正在探索中的保鮮方式,具體做法是將冬棗置于密閉包裝容器內,經壓力調節使棗果處于恒定的低壓、低溫、高濕環境中,使其代謝活動降到最低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