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棗樹有五大特性:一是有三種枝(即棗頭、棗股和棗吊)、兩種芽(即主芽和副芽),作用各不同;二是開花多坐果少,而且隨果枝伸長隨分化花芽;三是開花坐果要求較高的氣溫;四是發芽晚,落葉早,樹冠枝葉稀疏;五是根系稀疏,水平根易生根蘗。根據棗樹的這些特性,要獲得高產,應抓好如下措施:
一、建園定植用大苗。棗樹擴冠、長樹主要靠主芽萌發棗頭枝,主芽越充實,萌發抽生的棗頭越壯,生長量越大。而主芽的充實程度與母枝粗度和著生位置有關,以棗頭枝的頂芽發育最好。幼小的棗苗只有一個棗頭頂芽,而且苗干較細,成活后抽生新棗頭的能力弱,有時候定植當年根本不抽生棗頭,即使成活,擴冠也很慢。如果再采取定干措施,將僅有的棗頭頂芽剪掉,則更難抽生強枝。如果采用干徑1.5厘米以上、有分枝的大苗,成活后發枝多,定干剪截腋生芽也容易抽生新棗頭。在生產實踐中,干徑小于1厘米的苗木,剪截后很少能抽出強枝。所以,棗樹建園最好采用在苗圃中培育2年~3年的大苗。
二、水肥管理。肥水充足是棗樹高產優質的保證。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生長前期要及時補肥,因為棗樹萌芽,花芽分化,枝條生長,開花結果同時并進,消耗營養特別多。在我省應于4月上旬追施催芽肥,6月上旬追施促坐果肥,7月中旬追施助果肥。從展葉后加強根外追肥,如噴0.3%~0.5%的尿素、葉面寶一類的液肥,每隔7天~10天噴一次,直至幼果坐定以后(7月下旬)。基肥可于落葉后撒施、翻刨,不必開溝,防止傷根。
棗的需水臨界期在花期前后(5月下旬至6月中旬),特別是開花坐果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而我省此期往往出現干旱,因此應適時進行灌溉,同時采用花期噴水的措施,可隔日在傍晚向樹上噴水一次。
三、提高坐果率。因為棗樹有開花多、坐果少的特性,因而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坐果率至關重要。常用的方法有盛花初期噴15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加0.3%尿素、棗園放蜂、花期澆水和樹上噴水、盛花初期開甲(環剝)、棗頭及二次枝摘心等,均能有效地提高坐果率。
四、整形修剪。棗樹可采用自然圓頭形、主干疏層形、多主枝開心形等樹形。由于棗樹的骨干枝是由棗頭長成,而棗頭的發生是有條件的,一次萌生棗頭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整形期較長,主枝的排列以順其自然為好。
五、病蟲害防治。棗樹害蟲主要有棗尺蠖、棗黏蟲、桃天蛾、刺蛾、棗癭蚊、龜蠟蚧、桃小食心蟲等,可用菊酯類、滅幼脲3號等農藥適時進行防治。棗銹病是棗區普遍發生的病害,一般從7月上旬開始噴布石灰倍量式240倍波爾多液2遍~3遍即可控制危害,當前棗樹最難防治的是棗瘋病。該病由病毒和類菌原體復合感染,由擬菱紋葉蟬類傳播,雖然注射四環素、土霉素類藥物可以治療,但不能根治。
現在只有靠刨病株、剪病梢、防治傳病昆蟲,禁用有病接穗和砧木等方法抑制蔓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