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美國加州的棗農注意到棗的質量下降,懷疑是棗樹老化引起的。但美國農業研究局植物生理學家ArefAbdul-Baki經研究發現,導致棗質量下降的原因不是棗樹本身而是土壤。1997年他和棗農在加州開始了一項研究,通過對大約567hm2的棗園進行的土壤縱剖面的研究結果表明,許多棗園營養成分缺乏,土壤板結。土壤板結使得棗樹根不能扎入土壤深層,不能獲得所需的水和營養物。棗農采用了Abdul-Baki的免耕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種植了兩種豆科覆蓋作物Lana野豌豆和ClayIron豇豆。這兩種作物不但能固氮,而且生物產量高,能明顯改善土壤的有機物質狀況和營養成分。因土質得到改良使棗業重現生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