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晉棗原產于陜西涇河兩岸,具有早果、優質、豐產、壽命長、抗早、抗寒,耐瘠薄等特點。樹勢強健、直立、枝粗壯、干性強、樹枝半開張,花大量多、夜開型。果大皮薄,營養豐富,果肉厚,質地松脆,味甜。適宜在北方丘陵山區栽培,甘肅隴東適宜密植栽培和庭院栽培。我縣80年代從陜西引進,盛果期果園畝產2000公斤左右,庭院栽植每株產111公斤,表現良好。晉棗既能鮮食,又能制罐、干制,用途廣泛,經濟效益高,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具有發展前途。
一、高標準栽植
1、園地選擇
選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地勢平坦的山地水平梯田建園。
2、優質壯苗:
選擇壯苗的標準為主干高1.5米以上,基部直徑1.5厘米以上,有分枝,根部側根5條以上,側根長20厘米以上,側根直徑3毫米以上,拐子根長10厘米以上。
3、合理密植:
源地土壤肥沃,行株距4米x3米,山地為4米x2米。
4、大坑多肥
定植前挖長、寬、深各60―80厘米的定植坑,每坑施有機肥50公斤左右,過磷酸鈣1.5公斤左右,肥料與土混勻,填入定植坑,踏實。
5、定植覆膜
棗園定植一般在春季,土壤含水量較低,灌水定根,每株灌水30―40公斤,將盤修成盆狀,鋪1平方米的地膜,可促使早發芽,促進生長。
6、定干
密植豐產關鍵技術是矮化,定干高度在55―65厘米之間,若有二杈枝應進行短校修剪,目的是刺激二次枝基部主芽萌發成新棗頭枝,培養主枝。
二、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1)春夏季中耕除草:每年春季,土壤解凍后,全國淺中耕,可使土溫升高,促進根系吸收養分,夏季鋤地壓草,既避免雜草與棗樹爭水爭肥,又可蓄水保墑,增加土壤有機質,加厚活土層。雨后中耕,減少地表水分蒸發,提高土壤含水量。
(2)秋季深翻:每年秋季進行深翻擴穴,深度80―100厘米,并結合深翻施入基肥,農作物秸稈、雜草。3―4年將全園深翻一遍,深翻能顯著促進樹體生長,增加產量,幼樹期深翻,新梢生長量增加41%,產量增加23%,全園深翻一遍比不深翻的盛果期新梢生長量增加9%,產量增加21%。
(3)間作:幼樹期、初果期行間種植豆類,蔬菜等作物。豆類收獲后遺留在土壤中的根、葉殘體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和氮素,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2、施肥
(4)基肥:幼樹朋9月上旬施入,株施有機肥35―50公斤、過磷酸鈣0.5―0.7公斤,油渣1.5―2公斤。結果期每年秋采果后,株施有機肥50―100公斤,過磷酸鈣1―2公斤、油渣2―3公斤,草木灰0.5―0.7公斤。施肥方法:幼樹期采用環狀施肥或條狀施肥,初果期采用放射狀施肥或全園施肥。盛果期樹施肥可使果個大、均勻、整齊度高,比不施肥的新梢生長量增加11%、單果重增加2―3克,每株增產9.7公斤,每畝增產556公斤。基肥施油渣、草木灰、果實色紫紅鮮亮、含糖量增加0.9%、產量增加7.4%。
(5)追肥:幼樹期萌芽展葉后的5月下旬追肥,株施尿素0.1―0.2公斤。結果期第一次在萌芽展葉后5月下旬;第二次在幼果膨大期6月下旬,每次株施尿素0.3-0.5公斤。追肥方法采用穴施法,初果期追肥,每株增產1.7公斤,每畝增產108公斤,增產率13%。盛果期追肥,坐果率增加1.5%,單果重增加2.7克,每株增產3.9公斤。根外追肥每年2―3次,配合噴藥噴施0.2%一0.3%尿素1―2次,或0.3%―0.5%磷酸二氫鉀1-2次,果實生長前期噴尿素液,后期噴磷酸二氫鉀。
三、臺理整形修剪
棗枝條細,生長勢弱,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通風透光,形成合理的樹形,培養更多的果枝,防止結果部位外移。樹形以自然紡綞形為宜,主枝8個左右,均勻排列在中心干上,主枝長度1.3―1.5米,主干高度50厘米左右,樹高控制在3米以內。密植豐產園要嚴格按上述要要求整形,對不符合要求的幼樹、初果樹結合冬剪選留一些角度好、生長健壯的分枝作為主枝培養、疏除干枯枝、病蟲枝、部位不當的徒長枝,過密枝、交叉枝和下垂枝。夏季修剪對新梢有空間位置的保留3厘米左右短截,促進下部結果,冬剪時自基部疏除,逐年改造成自然紡綞形樹體結構。
四、病蟲防治
我區棗主要害蟲有棗粘蟲和棗球堅蚧,病害基本不發生。棗粘蟲防治上在各代幼蟲孵化盛期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下旬進行噴藥、葉面噴灑速滅殺丁或功夫2000倍液,每期噴藥2次,間隔7天左右。對棗球堅蚧于6月下旬樹冠噴灑蚧死凈或辛硫磷1000倍液1―2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