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平頂棗是1999年5月20日經國家農業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優良品種。目前全縣面積為8000hm平方米,約500萬株,結果的只占10%,年產鮮棗200萬kg,經濟效益410萬元。每666.7m平方米產量僅166kg。大部分棗園栽后7年才結果,15年生每666.7m平方米產量僅365kg。
1996年在東升鄉文杖子村劉才承包田建園666.7m平方米,為陽坡,土層50cm,肥力中等。株行距2mx3m,全部成活,部分植株當年結果,第2年全部結果,666.7m平方米產鮮棗226kg,以后兩年為755kg、1125kg,4年共產鮮棗2166kg,經濟效益達5335元;其主要經驗如下。
1、整地
根據朝陽干旱(年均降水471mm,年干旱頻率66.7%)和山地丘陵水土流失嚴重的特點,定植前一年秋季修3m寬的水平梯田,在梯田內側挖寬深各40cm,每5-10m一格的排蓄溝,在梯田面上按2m株距挖1.2m見方栽鎮坑,鋪放粉碎的作物物秸稈10kg,將有機肥30―40kg,尿素0.2kg,過磺酸鈣0.5kg,與心土拌合后回境。澆水40kg,最后以表土封坑至距地表5cm處,以待翌年春季栽植。
2、選苗與定植
朝陽地區棗的適宜定植期為4月20日左苗木健壯無病蟲害,為2年生嫁接苗(砧木為酸棗),高1.5m,基徑1.5cm以上,主根長30cm,側根8―10條,長25cm,保留40cm以上永久性二次枝。裁植前修剪根系并浸水12h,再用0.3%磷酸二氫鉀和多菌靈混合液浸根10min。定植深度比苗木原根跡深3-5cm,并圍以半徑50cm的圓形土埂,澆水20―40kg,最后覆土保墑。
3、土肥管理
栽后第2年起5月上旬和7月上旬,每株施尿素0.2kg,以后逐年增加20%-30%。展葉后到幼果快速生長期,每隔10-15d交替噴施0.5%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采收后,先葉面噴施0.5%尿素1次,然后每株施有機肥30-40kg。隨著樹齡的增長及產量的增加,有機肥逐年倍增。在生長季節及時松土和除草。落葉后全園深耕,深度15―25cm,以便蓄水保墑。
4、整形修剪
因樹選擇樹形,疏散分層形或開心形。堅持少疏、輕截棗頭,重點培養主、側枝,盡量保留二次枝;促使多抽生半木質和木質化棗吊。主干和二次枝上萌發的棗頭全部抹除。著生部位適當的棗頭,留5cm摘心。棗吊長15-20cm時摘心,以提高坐果率。
5、激素的應用
盛花初期(每花序開4-6朵)噴施25-30mg/L赤霉素3次(間隔1d),果實快速生長期(7月中旬)再噴施1次,可增產15%左右。
在初花期(5月下旬)和采收前30d,噴施復合縈乙酸9000倍液3次(間隔15d),可有效地防止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
6、病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有棗尺蠖、棗粘蟲和桃小食心蟲。4月下旬至6月上旬噴久效磷或甲胺磷1500倍與菊酯類農藥2000倍混合液2―3次,防治棗尺蠖、棗粘蟲、綠盲蝽象等。6月中旬至9月下旬噴甲氰菊酯3000倍或桃小靈、果蟲敵2000倍液2―3次,防治桃小食心蟲、棗粘蟲和棗龜蚧等。
主要病害有棗銹病、縮果病和棗瘋病。7月上旬至8月下旬,噴1:2:200波爾多液2―3次。交替噴施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和DT(二酸銅)600倍液,防治棗銹病、縮果病和輪紋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