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泮池鄉是山區,漫山遍野長滿了酸棗。這幾年,農民信奉科學種田,從中科院請來了教授,成功地嫁接培育出了犁棗、雪棗,清脆甜香。農民們都習慣地把每10公斤棗裝成一紙箱來賣,倒也掙了一些錢。
可泮池工商所所長王春華不久就發現,消費者購買那些棗時,紛紛反映每箱太大、太沉,家里一下也吃不了那么多,保存又不方便。于是,他向種植戶提出,把10公斤一大箱改成2.5公斤一小箱,并指導他們注冊了“中華犁棗”和“大雪棗”商標。
這樣一來,不僅便于運輸,又便于銷售,價格更是一下子漲到每公斤60元,而且遠銷北京、西安、新疆、河南等十幾個省市,供不應求。其中種植戶唐兆清的20噸雪棗改換包裝后,一下子就比原來多收入80多萬元。他逢人就說:“是工商所的金點子,使我的雪棗變成了金疙瘩。”
提條建議地里生銀子
高莊鄉位于沂源、蒙陰、沂南、沂水四縣交界處,信息閉塞,土地貧脊,農民們年年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老法子,春種秋收冬歇著,除了覺得窮,誰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
高莊工商所長劉俊山和所里幾個同志合計著,必須讓農民跳出傳統種地模式,變春種秋收為春種秋也種,改一年兩茬為一年四茬,這樣農民收入就提高了。可是種什么?怎么種?還需要仔細琢磨。眾人拾柴火焰高,經過多次研究,一個方案成熟了。
不久,工商所向高莊鄉黨委提出了這樣一條建議:讓農民收割小麥前,在麥垅空間種玉米,玉米地里種芫荽,等拔了芫荽,再種大蒜或菠菜。鄉黨委研究分析后認為可行,于是積極推行和試驗。2000年,該鄉在近1萬畝地里套種試驗,每畝比傳統種植法提高收入60%左右。僅此一項,全鄉農民就增加收入400多萬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