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日,河北省滄州市著名紅棗專家王繼貴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函,由他與滄縣華農果樹粘蟲劑廠等單位研制的“紅棗采后防漿爛處理制干技術”,正式作為專利受理。
過去,滄州市年總產5億公斤紅棗中,約有20%至25%因漿爛而無收,使棗農蒙受重大經濟損失。為突破這一技術難關,王繼貴與滄縣華農果樹粘蟲劑廠、滄縣紅棗協會等單位,從2闐3年起,就開始進行紅棗采后防漿爛課題研究。經過不懈努力,終于使這項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據了解,這項發明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可控棗果制干設施,取代傳統的自然晾曬和烘干;二是防漿爛處理劑。棗果使用這種處理劑后再烘干,即便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也能大大減少漿爛損失;三是“銹頭”棗清洗劑。這種無公害液體,可以解決棗表層銹物清洗問題,能提高果品質量,增加棗農收入。
滄州市科技局的有關人士介紹,這項發明是紅棗生產后加工技術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使棗果優質率大為提高,是幫助棗農增收的一項實用型發明,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