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棗粘蟲又叫棗鐮翅小卷蛾、棗小芽蛾,是以幼蟲吐絲纏綴棗芽、葉、花和果實進行為害的一種小型鱗翅目害蟲。在山西一年發生三代,以蛹在棗樹主干、主枝基部的粗皮裂縫樹洞中及根際表土內越冬。第一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芽,第二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花花蕾和幼果,第三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葉和著色棗果。成蟲白天潛伏在棗樹葉背或樹下作物雜草中,黎明和傍晚活動,雌雄性引誘能力極強,對黑光燈趨性強,但趨化性差。因此采用無公害的性誘劑進行測報和防治、效果極佳。根據以上生物學特性,可采用以下綜合防治措施,定能控制為害。
1、冬季或早春徹底刮樹皮用黃泥堵樹洞,可消滅越冬蛹80%以上,基本控制一、二代幼蟲的危害。
2、開展大面積性誘防治:利用人工合成的棗粘蟲性誘劑,于第二和三代棗粘蟲成蟲發生期,一畝掛一個性誘盆,可消滅大量雄蛾。使雌蛾得不到交配,不能繁殖后代,能有效地控制其發生量。
3、利用赤眼蜂或微生物農藥防治:在棗粘蟲第二、三代落卵盛期每株棗樹釋放赤眼蜂3000-5000頭,卵寄生蜂可達75%左右,幼蟲發生期樹冠嘖施青蟲菌,殺螟桿菌等微生物農藥200倍液,防治效果達70-90%。
4、化學農藥防治:必要時,即蟲口密度特別大的情況下,可在棗樹芽長3厘米和5-8厘米時,往樹上各嘖一次80%敵敵畏800-1000倍液或75%辛硫磷2000倍液或者2.5%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25%的殺蟲星1000倍液等,可有效控制為害。
5、秋季于8中下旬樹干或主枝基部進行束草誘殺:冬季或早春取下束草和貼在樹皮上的越冬蛹,集中燒毀處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