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主要蟲害
1、桃小食心蟲。在我國北方地區每年發生1-2代,以老齡幼蟲在土壤中作冬繭越冬,翌年5月中旬開始出土,6月上中旬連續出土,6月中下旬為出土盛期,7月份成蟲羽化產卵,7月中旬幼蟲開始孵化蛀果,幼蟲在果實內生活25天左右,脫果結繭化蛹,繼續發生第2代,7月中旬以后蛀果的幼蟲,脫果后則多數入土結繭越冬,只發生1代。
防治措施:
⑴樹盤培土或覆膜,在幼蟲出土前,在樹干四周1米范圍內培土并壓緊,阻止幼蟲出土。覆膜前,用5%辛硫磷顆粒劑撒施于地下,然后淺鋤。
⑵適期用藥。當卵果率達1-2%時,開始噴藥防治。連續噴2-3次,每15天噴一次,常用藥劑有20%殺滅菊酯2000-3000倍液,30%桃小靈乳油1500倍液,噴藥時要仔細周到。
2、棗尺蠖。幼蟲為害棗的嫩芽,葉片及花蕾,每年發生1代,以蛹在樹冠周圍10-15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為成蟲,交尾后產卵,雌成蟲無翅,須爬到樹干上產卵,經過25天左右的卵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幼蟲孵化上樹危害,幼蟲1-3齡食量小,主要食害嫩葉,4-5齡幼蟲食量大增,常將葉片吃光,幼蟲經過5齡發育后,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開始入土化蛹越夏并越冬。
防治措施:
⑴在冬季結合深耕土壤,揀除并殺死越冬蟲蛹。
⑵3月上旬在樹干基部距地面20-25厘米處綁扎10厘米左右寬的薄膜阻止雌成蟲上樹產卵,每天早晨、晚上在樹下人工捕殺成蟲,或在樹干周圍噴布菊酯類農藥,殺死孵化的小幼蟲。
⑶樹上噴藥防治,如果樹下未防治徹底,仍有上樹危害的,可以噴布藥劑,用25%滅幼脲2000倍液防治。
3、棗粘蟲。又名包葉蟲,以幼蟲為害葉片、花、果實,并將棗樹小枝吐絲粘在一起將葉片卷成餃子狀在其中危害,或由果柄蛀入果內蛀食果肉,造成被害果早落。該蟲1年發生3代,以蛹在老翹皮下和縫隙中作繭越冬,翌年3月下旬開始羽化,4月上中旬為羽化盛期,羽化后2-4天交配,交配后1-2天產卵,卵期10-15天,第1代幼蟲發生盛期在5月上旬,第2代幼蟲發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3代在8月上中旬。
防治措施:
⑴在9月上旬開始在樹干上綁草把,誘集幼蟲在其上化蛹越冬,到冬季收集草把,燒掉或深埋。
⑵在冬季刮除老翹皮,以減少越冬蟲源。
⑶噴藥防治,狠抓第1代幼蟲防治,在幼蟲發生期及時噴藥防治,用90%敵百蟲1000倍液、20%殺滅菊酯3000倍液交替使用,效果較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