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病源及發病規律 銀杏莖腐病,又叫苗枯病,是銀杏苗期的主要病害,苗木受害主要發生在夏季(6至9月)。此時天氣炎熱,土壤溫度高,苗木莖基部受損傷后易引發此病。苗木木質化程度越低、發病率越高,地勢低洼、長期積水的育苗地,苗木生長不良,發病更為嚴重。一般來說,病菌侵染自6月中旬開始,直至9月中旬才停止,7至8月為發病盛期。
為害癥狀 此病多出現于1年生的銀杏播種苗,常造成幼苗生長不良。發病初期幼苗近地表莖基部外皮出現黑褐色,逐漸內陷皺縮,內皮層輸導組織壞死腐爛,皮層與初生木質部脫落,皮層呈海綿狀或粉末狀。嚴重時木質部也腐爛成褐色束狀,葉片失去正常綠色,逐漸萎蔫下垂,但不脫落,最后導致全株死亡。2年生苗木在病害大量發生時也常感病,但抗性比1年生苗木強,受害病株在根頸處尚能萌發新芽。銀杏扦插苗在高溫或低溫的條件下,也常發生莖腐病,發病時,插穗表皮呈筒狀套在木質部上,韌皮部薄壁組織則全部發黑腐爛。
綜合防治 該病以預防為主,進行綜合防治。
1.農業防治:(1)提早播種,爭取在土壤解凍時(3月上中旬)即行播種,待6月發病高峰到來之際,苗木已呈木質化,抗病力增強,抑制病菌,降低發病率。(2)合理密播,利用其相互遮蔭的特性來降低地溫,可大幅度減少銀杏莖腐病發生。(3)在苗圃間植高稈作物,利用其遮蔭;或加強噴水、灌水,以降低地溫,有效減少銀杏莖腐病的發生。(4)播種前精細耕地,并及時殺滅地下害蟲;加強苗床期管理,防止苗木機械受損,及時拔除病株和清理病株穴。
2.生物防治:苗木發病前(6月中旬),追施充分腐熟的棉籽餅、豆餅或草木灰、過磷酸鈣混施(草木灰與過磷酸鈣施用比例為4:1),同時加入拮抗性放線菌,能有效地抑制病菌蔓延擴散,大大降低苗木發病率。3.化學防治:整地時,每畝地施入50千克至100千克硫酸亞鐵,或用2%至3%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土壤。發病初期,可葉面噴灑1%至2%的硫酸亞鐵溶液。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中旬各噴一次50%多菌靈600至7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等。在噴藥防治過程中,可噴一些植物葉面肥如特多收、愛多收、磷酸二氫鉀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有效防止銀杏莖腐病擴散蔓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