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許多地方,杏樹采果后,農民朋友就認為杏樹管理結束了,既不施肥,也不進行病蟲害防治和整形修剪,結果導致土壤板結、肥力不足、樹勢衰弱,從而樹體營養生長量不足,貯藏養分不充分,沒有充足的養分供給花芽分化與發育所需,增加了退化花的數量,花芽也出現了嚴重的雌蕊敗育
現象,來年坐果率很低或根本坐不穩果,產量和品
質一年比一年下降,最終形成劣質園。因此,加強杏樹采果后及時合理管理,尤其是夏季修剪,對來年杏樹豐產、穩產有十分重要意義。
省農科院園藝所專家陳棟介紹,杏樹果實成熟早,采收后到落葉還有相當一段時期。在這期間加強管理,對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促進樹體的生長、恢復樹勢、提高花芽的數量和質量有重要作用。杏樹采后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采后夏剪
杏樹采收后,由于前期果實生長消耗了大量養分,樹體貯藏養分少,必須要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促進光合作用、增加樹體貯藏養分,才能促進花芽分化和發育。
對于幼年杏樹,長勢往往偏旺,要控制樹體營養生長,緩和樹勢,改善樹體內部的光照條件。在光照條件不良的樹冠部位,很難形成飽滿花芽,因此可利用夏剪的方法(如摘心、扭梢、拉枝、別枝、開張角度等)和拉枝開角等措施,使樹體通風透光、緩和樹勢,促進成花。若新梢長勢仍然較強,對新梢繼續進行多次摘心,以促發分枝,培養枝組。
對于成齡結果樹主要是調整枝條疏密程度,剪除樹冠內的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細弱枝、徒長枝,以減少樹體消耗,同時可促進光合作用,增加光合產物的積累,加速花芽的形成。
但要注意,由于在四川大部分地方,在采果后是高溫高濕的雨季,盡量不要進行大枝修剪,否則會出現大量流膠。
病蟲防治
采果后適時噴藥防治病蟲也是不可忽視的工作,若病蟲害發生嚴重,會導致提前落葉、葉片光合作用效率低下,同時來年病蟲源增多,來年病蟲害發生嚴重,給生產管理帶來難度。主要防治的病蟲有刺蛾類、介殼蟲類、食心蟲和紅頸天牛,病害有葉片穿孔病、杏疔病和枝干流膠病。
一旦發現樹葉上發生杏疔病時要及時將其剪除,必要時噴灑殺菌劑治病保葉,促進樹體健壯生長。采果后應立即噴2-3次2000-3000倍液殺滅菊酯和600-800倍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防治天幕毛蟲、舟形毛蟲和穿孔病;當葉片上每片葉片上有2-3頭螨時要噴殺螨劑。此外,最好在每次病蟲害防治的同時加入0.3%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樹勢弱的樹用尿素,長勢強旺的用磷酸二氫鉀。
肥水管理
杏果采收后應及時施肥,尤其對樹勢較弱和當年結果較多的樹,更應及時施肥,以彌補樹體中養分的不足。可開溝施有機肥和少量的磷鉀肥。有機肥以農家肥為主,一般5-6年生初結果樹每株施農家肥30-50公斤,過磷酸鈣0.3-0.5公斤;盛果期樹每株施農家肥70-100公斤,過磷酸鈣0.5-1.0公斤,施后馬上澆水;另外,結合噴藥進行葉面噴施0.2%-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氫鉀2-3次,這樣可提高樹體貯備營養的水平,保持杏樹采收后樹勢健壯,促進花芽分化,以保證來年的產量。
深翻改土
杏樹采收后應在秋季實行全園中耕,可結合施基肥深翻1次,深度在20厘米左右。通過深翻改土,可改良土壤結構、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抗寒力、減少害蟲越冬基數,以利于杏樹越冬,為其來年豐產打下良好基礎。
排水防澇
因杏樹不耐澇,尤其是用毛桃作砧木的樹更不耐澇,在雨季來臨時,如有積水應及時排除,防止杏樹因澇感病,影響樹體的生長發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