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通過實施嫁接技術,今年我種的兩畝地西瓜產量和價格都大幅提升。明年我準備擴大生產,增加種植面積!”昨天上午,正在大棚內緊張整地的金州區七頂山滿族鄉朱家村菜農周芙華興奮地對記者說。
今年52歲的周芙華是金州區七頂山滿族鄉朱家村的普通菜農,她善于鉆研,敢于創新,從事蔬菜生產20多年,共培育和發明農業新品種新技術10多項并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菜農,被人們稱為農業科技創新的女狀元。
為了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經濟效益,周芙華把個人承包的10畝土地全部建成塑料大棚,先后發明和引進的多層膜防寒、以蟲治蟲,測土配方施肥,黃瓜定型定量保護盒,聲波助長等新技術,用新疆野生茄根“吐魯巴姆”與當地茄子嫁接培育出的新品種茄子都被當地農民普遍采用,成為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周芙華的蔬菜保護地成了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田和傳播源,在她的帶動下,目前僅朱家村蔬菜保護地就發展到3500畝。
當地棚栽吊蔓西瓜因多年連續生產造成“重茬”,導致果實小,質量差,賣不出價錢。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周芙華四處查閱資料,請教專家,今年2月從營口購進葫蘆種籽在2畝地的大棚里進行培育,長成植株后,剪掉上部葉蔓,留其根部,把“早春紅玉”吊蔓西瓜芽片嫁接在葫蘆根上長成新的西瓜葉蔓。“如果不是風暴潮把大棚損壞,西瓜苗全部凍死,頭茬西瓜在5月份就能采摘上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周芙華十分婉惜地說,“長成的西瓜苗被凍死后,我沒有放棄,馬上又把大棚重新建了起來,進行二次栽種,總算成功了,兩畝地共產西瓜1.5萬多公斤,到6月中旬就全部賣完。”
據周芙華介紹,葫蘆秧與“早春紅玉”嫁接結出的西瓜最大特點是不怕“重茬”,其次是產量高,比普通吊蔓西瓜產量高出一倍,甜度好,耐儲存,耐運輸,深受商販歡迎,每公斤賣到2.6元。因為是棚栽西瓜,不受季節限制,頭茬西瓜摘完后,只把老蔓剪掉“平茬”后又可在原來的根上重新長出新的葉蔓,繼續開花結果。一茬西瓜的生長周期是3個月,一年可連續結三茬果,每畝地一年可保證6萬元的收入。在周芙華的帶動下,七頂山滿族鄉朱家村僅今年就栽植了西瓜1000多畝,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