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洋香瓜屬高檔果品,果實含有大量人體需要的糖類、維生素、纖維素及礦物質。作為時尚鮮食果品,洋香瓜受到消費者的廣泛好評。洋香瓜自2000年在我縣湘店引種試驗成功后,2001年在我縣萬安示范園區大棚內和其它地方推廣種植(3月中旬至7月中旬均可播種)。經過近3年的試驗、示范,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今年我縣種植面積達50畝以上,其中在大棚內種植面積達10畝,平均畝產1500―2000公斤,畝平均產值在6000元以上,筆者今年親自實踐,畝產值近萬元。根據3年來總結的種植經驗,肥水管理是大棚保護地栽培的重要技術環節之。現將其優質高效的肥水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一、施足基肥
洋香瓜是淺根性作物,基肥既不能施太深,也不能施太淺。雙行種植的做畦應做成“凹”型,單行種植則應避免在基肥上方種植,應在一側種瓜,一側施溝肥。基肥應集中溝施,畝施腐熟的廄肥2―3噸,55%BB肥(氮:磷:鉀:1:0.5:2)50公斤或進口復合肥60公斤作基肥,在凹部全層施下拌勻。此種方法除了在水分管理上加強外,不再另進行追肥。大棚中采取的一般施肥方法是:畝施腐熟廄肥1000―2000公斤,55%BB肥(同上)40公斤或進口復合肥50公斤,硫酸鎂2.5―5公斤,硼砂0.5―1公斤,阿姆斯生物肥3公斤或農大哥生物肥2公斤。并在凹部集中施人,充分拌均后,再將畦重新整理一遍,使土壤均勻疏松,耕層有良好的透氣性與排水性。
二、適時追肥
洋香瓜從播種至收獲時間短,一般在85―90天。根據洋香瓜不同生育時期的物質積累、養分吸收特點及作用,氮、磷、鉀養分釋放與需求,從兩年來探索的成功經驗表明,洋香瓜的施肥原則歸納為六個字,即“前促、中控、后保”。“前促”即苗期應早施苗肥促壯苗,齊苗后5―7天,用濃度0.3%的水溶液澆施;定植后10―15天苗進入伸蔓期,畝用55%BB肥8―10公斤,兌水澆施,以促壯苗。“中控”即開花前7―10天,應避免任何形式施肥,以免造成營養生長過盛,開花授粉難于座果。“后保”即在果實長成雞蛋大小(開花后7天果實進入膨大初期)時,再澆施一次水肥,畝用55%BB肥10―15公斤。
三、巧施葉面肥
洋香瓜是鮮食果品,要求甜度高、品質優、外觀美。根外追肥可提高洋香瓜的甜度和香味。主要在3個時期進行根外追肥。一是苗期即真葉在1―1.5葉時,用1000―1200倍植物動力2003液噴施,提高瓜苗抗逆能力;二是在定植后1―20天,用1000倍植物動力2003或云大120噴施,增強葉片光合作用;三是在掛果后7天和15天各噴施一次甜果精,提高果實甜度和品質。
四、科學管水
大棚中最好應用滴灌設備,可以因瓜需要而灌水。在定植前5―7天,在凹部鋪設一條孔距35―40厘米的滴灌管,以黑色地膜覆蓋,可起到保溫、保濕、除草作用。定植后水分管理應以土壤墑情而定,若耕層深,保水力強,又覆蓋地膜,一般在授粉之前不灌大水,只通過根際或滴灌管小澆水即可。
實踐證明,如果土壤水分過多,易造成過長,低節位葉片過小,根系不易生長,會造成后期早衰。為了有效判斷是否缺水,可在早晨太陽升起前觀察葉片,5葉以上的葉片邊緣有吐露現象即證明不缺水。在整個生長期內,土壤濕度不能低于50%,但洋香瓜的不同生育階段對水分需求不一樣。幼苗期需要量少;伸蔓期要適中,以不缺水為前提;開花座果期要足,土壤濕度應保持在70%一80%;果實膨大期需水量最大,每7天需澆一次大水,澆至畦高的1/2,停留1小時后,排水即可,切不可長時間漫灌。灌水應在早晚進行。
授粉期棚內濕度不宜過大,保持棚內干燥,有助于花粉成熟。此時,一般不澆水不打藥,如果此時水分過多,授粉后的花瓣不易干燥,水分含量高,易感病,也容易造成畸形果。果實轉色后果實膨大停止,進入糖積累期,應逐漸減少灌水次數或不灌水,使土壤略為干燥,直至收獲為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