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我國獨特的地域優勢,造就了許多特色鮮明的土特產品,尤其是西北大開發所帶來的發展空間,給中西部地區的特色產業注入了活力。最近專家指出,我國杏、棗、石榴、核桃、柿子等小水果潛力巨大。
遼寧省果樹所的張加延說,我國的杏脯、杏仁在歐美市場上價高貨少,供不應求。而我國杏樹栽培面積目前僅與解放初相差無幾,出口量僅列為世界第14位。棗樹發展空間更大,棗的營養滋補作用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已有20多個國家引種我國的棗樹良種,但是大多數沒有發展起來,河北農業大學的劉孟軍認為,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棗生產國和唯一的棗產品出口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業專家、我國著名核桃研究專家高紹棠教授則對核桃產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說,就目前國際國內形勢看,干雜果種植是比較有發展前途的種植項目,核桃、板栗、棗、柿子等都比較好,西北地區發展核桃最好。從國際市場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前,60%的核桃都是產自中國。現在,中國的核桃品種已經達到60多個,種植范圍很廣。從國內市場看,目前核桃總產才2.5億公斤,而核桃的保健作用日漸突出,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價格在逐年提高。
而形色靚麗、酸甜適度、集觀賞、食用與保健功能于一身的石榴,在港、澳、臺及俄羅斯、蒙古、朝鮮、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暢銷,即使在國內市場也被視為水果珍品,石榴的一級果子能夠賣到10元一個。
石榴在我國山東、安徽、云南、四川、新疆、陜西等已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帶,只要在品種改良和栽培管理上下功夫,收益是相當可觀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