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危害癥狀:
潛葉蛾以幼蟲潛食葉肉,造成銀白色蜿蜒曲折的隧道,削弱光合作用,影響新梢充實,成為其它小型害蟲的隱蔽場,增加潰瘍病病菌的侵染機會。
發生規律:
潛葉蛾在廣東一年發生15代以上。其成蟲銀白色,體長約2毫米,后翅邊緣有較長緣毛。幼蟲淡黃白色,0.5―4毫米,無足。主要以蛹在葉片邊緣越冬,多產卵于嫩梢端部的5片嫩葉上,尤其以葉背葉脈附近為主。在一年中,其發生主要有四個高峰期,分別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防治方法:
一、抹芽控梢,統一放梢。
冬春季影響潛葉蛾發生的主導因子是低溫,夏秋季節影響潛葉蛾發生的主導因子是食物,也就主要是柑桔嫩梢。因此控制蟲源的根本措施應當是抹芽控梢、統一放梢。放梢的時期要抓住柑桔潛葉蛾的發生低峰期,主要在小滿至芒種(5月下旬至6月上旬)來放夏梢,在大暑至立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放秋梢。放梢時施好三次肥,分別在放梢前15天施促梢肥,在放梢前2至3天施攻梢肥,在放梢后3至4天施壯梢肥。放梢時以去零留整、去早留齊、去少留多為放梢的原則。放梢的標準是在全園有70%―80%的植株抽梢,每株樹有70%―80%的枝條抽梢時,一次性統一抹凈,然后進行放梢。
二、藥劑防治。
是要抓住三次以潛葉蛾為主的綜合藥劑防治措施。第一次噴藥在新梢萌發后3―4天(梢長不超過1厘米),主要以防治潛葉蛾、蚜蟲、柑桔木虱、柑桔鳳蝶為主。第二次噴藥在第一次噴藥后的5―6天,主要以潛葉蛾、蚜蟲、柑桔鳳蝶為主。第三次噴藥在第二次噴藥后的7―8天,主要以防治柑桔潛葉蛾、柑桔鳳蝶和柑桔潰瘍病為主。同時可以在柑桔新梢受害率達到20%時作為柑桔潛葉蛾的防治指標。防治柑桔潛葉蛾的藥劑有98%巴丹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24%萬靈乳油1500―2000倍液、20%滅幼脲1號懸浮劑3000―4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等。同時,柑桔潛葉蛾的成蟲白天在果園或苗圃附近的草叢中棲息,黃昏時出來活動。所以潛葉蛾的防治還應經常清潔果園或苗圃周圍的雜草,噴藥時亦在黃昏時進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