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鋅與植物生長素的合成有關,缺鋅時植物生長素不能正常形成,植株生長異常,同時,葉綠素形成與鋅關系密切,所以缺鋅時容易引起葉綠素減少從而形成失綠病。
鋅在植物體內以與蛋白質相結合的形式存在(主要分布在幼葉和莖尖中),葉片含鋅量測定可判斷樹體鋅素的營養水平,一般葡萄葉柄含鋅量低于15毫克/千克時即為不足,25—50毫克/千克時為適量。
(1)缺鋅癥狀葡萄缺鋅時枝、葉、果生長停止或萎縮枝條下部葉片常有斑紋或黃化;新梢頂部葉片狹小或枝條纖細,節間短,失綠,并形成大量的無籽小果。在栽培品種中;歐亞種葡萄對缺鋅較為敏感,尤其是一些大粒型品種和無核品種如紅地球、森田尼無核等對鋅的缺乏更為敏感。
(2)缺鋅癥的防治①改良土壤結構,增施有機肥。沙質土壤含鋅鹽少,而且容易流失;而堿性土壤鋅鹽易轉化成不可利用狀態,不利于葡萄的吸收和利用。所以改良土壤結構、加強土壤管理、增施有機肥料、調節各元素平衡協調,對改善鋅的供應有良好的作用。②葡萄開花期或開花期以后每半月左右葉面噴1次0.1%—0.3%硫酸鋅,不僅能促進漿果正常生長、提高產量和含糖量,同時也可促進果實提早成熟。
葡萄缺鋅的主要癥狀表現在枝條下部的葉片常有斑駁或黃化部份,新梢頂端葉片狹小失綠。枝條纖細,節間短,容易形成大量的無籽小果。特別是歐洲葡萄對鋅有敏感性。
【病因】鋅是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一些酶的組成成分,與生長素的合成和核糖核酸的合成、細胞的分裂和光合作用有密切關系。它能促進葉綠素的形成,參與碳水化合物的轉化。能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抗寒性和耐鹽性。
缺鋅時,各種生理代謝過程發生紊亂。葉片失綠,新梢節間縮短,小葉叢生,光合作用減弱,產量降低,品質下降。
土壤是提供作物所需鋅素的主要來源。土壤供鋅不足的原因有二,一是土壤本身含量過低,二是土壤可給性差。前者與土壤成土母質有關,后者是由于土壤條件不良引起。土壤中鋅的可給性主要受酸堿度、碳酸鹽含量、有機質等因素影響。缺鋅多發生在PH值大于6的土壤上。
葡萄缺鋅的含量標準為:7-8月份葉柄干重含量達25-50毫克/千克為適量,不足則為低缺鋅。
【防治方法】因沙地含鋅鹽少,容易流失,而堿性土壤鋅鹽易轉化成不可給態,不利于葡萄樹吸收利用,所以改良土壤結構,加強土壤管理,調節各元素平衡,增施有機肥料,有重要的作用。
苗圃地不要重茬育苗。葡萄園灌水不要過于頻繁,施肥時不要傷根系過多,注意修剪不要太重等。
葡萄開花期或花后半月左右噴0.1%-0.3%硫酸鋅,不僅能促進坐果,提高產量和含糖量,同時也可促進提早成熟。
癥狀:葡萄缺鋅時常表現出兩種癥狀,一是新梢葉片變小,常稱"小葉病".葉片基部開張角度大,葉片邊緣鋸齒變尖,葉片不對稱.二是出現花葉,葉脈間失綠變黃,葉脈清晰,具綠色窄邊.褪色較重的病斑最后壞死.有些葡萄品種缺鋅時易使種子形成少、果粒變小、果實呈現大大小小粒不整齊,產量下降.
病因:葡萄缺鋅常在初夏開始發生,主、副梢的前端首先受害.在堿性土壤中,鋅鹽常易轉化為難溶解狀態,不宜被葡萄吸收,常造成缺鋅癥.土壤內鋅含量低或沙質土內由于雨水沖刷流失,易引起葡萄缺鋅.
防治方法:1.加強土壤管理.在沙地和鹽堿地應增施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pagebreak]
2.用綠芬威系列葉面肥進行葉面噴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