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8年4月,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某養豬場發生葡萄球菌病,主要發生于杜長大三元雜交的3~4月齡育肥豬。發病豬的主要臨床癥狀是在頸部、腹下、四肢關節發生膿腫,以前肢腕關節和后肢跗關節等處較為嚴重。
1病原
豬葡萄球菌,可分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兩種。豬葡萄球菌病多發于哺乳仔豬,10~20日齡尤為常見。本病病傳播速度快,主要通過接觸傳播,發現病豬應立即隔離。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炎臨床多見,而白色葡萄球菌性皮炎則少見報道。該病一般很少造成死亡,但嚴重影響豬只的生長發育,甚致成為僵豬,影響豬皮質量,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2癥狀
豬患病初期表現為精神不振,結膜發炎,有眼垢。一般體溫不高,皮膚有紅斑并變厚,繼而在腹下、內股等處形成水皰及膿皰,破裂后流出滲出液,皮膚上有滲出垢物。幾天之后,豬全身被一層堅硬且有裂紋的黑色痂皮所包覆。有的病豬有癢感,但多數病豬無瘙癢癥狀。絕大多數病豬可自愈,病程30~40天,最長者可達55天。臨床上未見急性死亡病例。
3剖檢變化
病豬頜下、腹股溝淋巴結稍腫大,切面多汁。肺有明顯肝樣變,肝腫大,有許多針尖壞死灶。脾有小面積梗死灶,背面邊緣分布小的壞死點。腸黏膜水腫,有卡他性炎癥。心腎無明顯變化。
4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以進行初步診斷,確診則須做實驗實檢查。采取病豬血液和臟器涂片,用革蘭氏染色,可見革蘭氏陽性呈葡萄狀排列的球菌。
5防治
5.1預防
葡萄球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也是家畜體表、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的常在菌群。當動物機體皮膚和黏膜破損、抵抗力降低時,可通過損傷的皮膚和黏膜,或呼吸道、消化道而發生感染。該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也是一種條件菌,當圈舍衛生條件差、飼養管理不善、缺乏規范的消毒制度時更易發生本病。本病的預防,關健在于搞好飼養管理,豬舍應通風,保持溫度、濕度適宜;徹底消滅螨、虱,切斷傳染途徑;母豬產房應清法衛生,產房及欄舍要徹底消毒;保證豬只的足夠營養,增強其抗病能力等;搞好養豬環境的衛生,定期用藥物消毒;降低飼養密度,避免豬只相互咬斗,及時處理豬的外傷。
5.2治療
5.2.1每噸飼料中添加先鋒4號100g+乳酸環丙沙星200g+氟甲砜霉素80g,給予大群治療,連續飼喂7天,防治效果十分明顯。
5.2.2皮膚病變較嚴重的先用溫水清洗患部,再撒上復方新諾明粉,一天一次,連用三天。
5.2.3豬患病初期,病豬用青霉素400萬IU,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