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葡萄灰霉病又叫葡萄灰腐病,病原菌為灰葡萄孢。葡萄灰霉病是目前世界上發生比較嚴重的一種病害,在所有貯藏發生的病害中,它所造成的損失最為嚴重。
1.癥狀特點:在貯藏期間,罹病部位開始呈圓形,有時界限分明,在白色品種上呈褐色,在紅色品種上呈淺褐色,在藍色品種上由于顏色變異很小,病斑難以區別。在侵染點有明顯裂紋,用很小的壓力,果皮即脫離感病部位,把內部組織暴露在外面,這便是灰霉病侵染的早期特征“脫皮”階段。到腐爛前期為止,僅有表皮和亞表皮細胞層被離析。漲壓可引起果皮開裂,病原菌通過開裂處形成灰色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而生長,致使產生灰色霉層和腐爛。在冷藏溫度下,病原菌產生少量孢子,菌絲體呈白色,而在葡萄園內的侵染則呈灰色。果實感病后,其內部化學成分發生顯著變化,單寧及某些芳香物質遭到破壞。
2.發病規律:雨、霧、露水及高濕度最適病菌孢子的產生及侵染。孢子發芽最適溫度為26℃,侵染的速度取決于溫度、濕度及果皮表面是否存在露珠。如果果皮上存在水分,病菌也可以不通過傷口侵染。在12℃以下侵染需12~24小時,在2℃以下為18~36小時。只要孢子發芽所需要的濕度得到滿足時,低溫并不能阻止孢子發芽。灰霉菌可以在0℃以下生長,所以它是葡萄貯藏中最嚴重的病害。
觀察表明,在貯藏過程中,灰霉病的侵染是從穗梗開始的,穗梗表皮組織對真菌的抗性遠遠低于果粒對真菌的抗性。葡萄采收后,穗梗水分即開始急劇蒸騰而很快萎縮,失去生活能力和對霉菌的抵抗能力,這時霉菌即開始在穗梗的病部和枯死部位急劇生長,然后不經過表皮組織而進入漿果內部,這時霉菌在危害了中央維管束及相鄰的果肉之后,便使漿果脫落,而后全部腐爛。
3.防治方法:
(1)藥劑防治:防治貯藏葡萄灰霉病的為害,必須從加強葡萄園病蟲防治開始,按時噴布殺菌劑。從花前到采收前,每隔10~15天噴一次500~800倍多菌靈或800~1000倍甲基托布津,能有效減少貯藏中灰霉病引起的腐爛。
(2)合理施肥,特別是控制氮肥,多施磷、鉀肥,增強樹勢,提高整個樹體的抗病力是最根本的方法。
(3)供貯藏用的葡萄要合理留梢留果,果穗緊密的品種要進行疏花疏果,及時剪除副梢,加強通風透光,降低葡萄園的濕度,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時剪除病果、病穗,可以減少病原菌的再次侵染。
(4)供貯藏的葡萄采收后迅速預冷和低溫貯藏,可抑制灰霉菌的生長。使用二氧化硫或亞硫酸鹽等保鮮劑,可有效地控制灰霉病的發生與發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