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建園
1.園地規劃
種植小區規劃為長方形;灌溉系統和道路系統設置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防護林設主林帶和副林帶,與道路、灌水渠結合設置。
2.客土改良
種植小區要求土地平整,坡降不大于0.5%。一般在春季開始挖定植溝,溝距2.5~3米,溝寬80厘米,深1米,挖溝時要把表土和底土分開放置。溝挖好后進行客土改良;第一層溝底鋪20~30厘米厚的秸稈,第二層施20~30厘米厚的農家肥(羊糞、牛糞等3~5米3/667平方米),第三層施50~100千克/667平方米的磷、鉀肥,最后回填表土,并用底土作邊埂。
3.灌溝沉實與覆膜
客土改良后,對定植溝進行灌溉沉實,灌水要足、透,灌溝沉實后覆寬100厘米的農用地膜。
二、栽植
1.品種選擇
品種可選擇霞多麗、赤霞珠、梅鹿輒、西拉等。
2.合理密植
按株距50厘米、行距2.5~3米進行定植,每667平方米栽植520~550株。
3.苗木選擇
栽植的營養袋苗要經過15~20天煉苗,使株高達15厘米,根系發育良好,苗色正,無病蟲害。
4.定植時間
栽植營養袋苗應在15厘米地溫穩定在10~15℃、氣溫15℃以上時進行。本地定植時間一般在5月15~31日。
5.定植方法
覆膜3天后,用打穴器打孔定植,之后灌水。3天后再灌1次水,7天后灌第3次水,灌水后及時扶苗、洗苗。
三、土、肥、水管理
1.合理施肥
為保證幼樹營養采取少施、勤施、地下施肥與葉面噴施相結合的方法施肥。定植當年7月中旬以前,施肥以氮肥為主。栽后半個月追施第1次,以后每隔15~20天追施1次,每次每株50克,共追施3~4次。7月中旬以后,施肥以磷、鉀肥為主,8月以后禁止使用氮素肥料。為防止枝葉徒長,促進枝條木質化,可在8月葉面噴施2~3次0.3%的磷酸二氫鉀。定植第二年以后,每年可追施3次肥,第1次結合萌芽水每667平方米追施比例為1∶1的尿素十二銨50千克,第2次于6月中旬追施催果肥,每667平方米追施二銨十三料100千克,比例為1∶1。第3次在8月中旬,葉面噴施2~3次0.3%磷酸二氫鉀。
在每年9月中下旬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000~5000千克,同時混入復合肥50千克或二銨100千克。
2.適時澆水
澆水要根據土壤墑情和施肥情況,決定澆水次數和用水量。每次追肥后及時澆水,澆水量不宜過大,以澆后園內不積水為宜。每年入冬之前灌1次越冬水。
3.土壤管理
9月中旬破除地膜,并將地膜收拾干凈,10月下旬埋土防寒,埋土厚度應在30厘米以上。
四、整形修剪
1.架式與樹形
采用單臂籬架、三主蔓規則扇形。
2.夏季修剪
定植當年主要采取抹芽、摘心、促壯等技術措施,使苗木枝條長度與粗度協調生長,實現幼樹快速成形。具體做法:營養袋苗定植后15天左右開始生長,待苗木高度達到20厘米以上時,進行摘心處理,促進副梢生長,利用副梢培養3個主蔓,除去多余副梢。當3個主蔓長至1.2~1.5米時進行摘心,從3個主蔓發出的副梢留1~2片葉反復摘心,頂端1~2個副梢留3~4片葉反復摘心,隨時抹除萌芽。8月中旬主蔓必須全部摘心,促進幼樹木質化,積累營養。定植第二年的修剪,主要是早抹除弱芽、雙芽和副梢摘心處理,結果枝要在開花前花序以上留5~6片葉摘心,花序以下副梢全部抹除,花序以上副枝留1~2片葉反復摘心,營養枝的副梢留1~2片葉反復摘心,頂端副梢留3~4片葉反復摘心。
3.冬剪
定植當年秋季落葉后進行冬季修剪(一般在10月中旬),莖粗在0.5厘米以上的主蔓盡量長留,長度在1.2米左右。莖粗不夠0.5厘米的主蔓,留5~8個芽進行平茬。第二年秋季,結果枝留40~50厘米,每株留結果母枝6~9根,結果母枝在主蔓30厘米以上留取。結果枝采取單枝更新。
五、病蟲害防治
釀酒葡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蟲害主要有螨類、葉蟬、金龜子等。采取綜合防治,以防為主的原則,保證植株健壯生長。植株出土上架前和秋季埋土之前,噴打3~5度石硫合劑,花前噴1次800~1000倍液的達螨靈防治毛氈病。花后噴2~3遍25%甲霜靈錳鋅800倍液預防霜霉病。7月中旬噴施800~1000倍液達螨靈或1000倍液40%氧化樂果預防毛氈病和葉蟬,同時加強葡萄樹體管理,及時修剪,引縛枝蔓,通風透光。注意中耕除草和灌水,降低濕度,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結合秋季修剪,徹底清潔果園,將剪除的病梢病葉深埋或燒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