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枇杷,全國各地均有栽培;ㄆ9~11月,果期次年4~5月。枇杷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和糖、鈣、鎂、鐵等成分,是人們喜愛的水果,根、葉、果均可入藥,藥用和營養價值很高,市場前景看好。筆者通過多年摸索實踐,總結出枇杷綜合科學管理的技術要點如下。
1.水肥管理
枇杷園施肥分3次進行:第一次是春梢萌發前施春肥,注重施用速效肥和多施磷鉀肥,以促進春梢生長和果實膨大,施肥量占全年總量的20%~30%;第二次在果實采收前后各一周內施人夏肥,以利迅速恢復樹勢,提高樹體營養水平,施肥量占全年總量的30%~50%;第三次在花穗開始出現時施秋肥,以促進花芽發育、充實,施肥量占全年總量的30%。施秋肥時結合深耕改土,深翻30~40厘米,截斷部分根系,每株施入腐熟有機肥50~100千克,均勻拌入土中,其上再覆蓋表土,施肥后及時灌水,促進根系快速吸收肥料。
在7~8月份高溫干旱和果實生長發育時期,注意及時灌水,以滿足枇杷對水分的需求,如遇漬水則要開溝排水,結合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氣條件。
2.高接換種
高接換種是改造弱勢枇杷樹和劣種樹的最有效手段,一般在立春前后進行。其方法:一是對性狀表現差的枇杷樹高接換種,一般采用切接法,在砧樹離地面1~1.5米處鋸斷,留一部分枝葉做“拔水枝”;二是主要嫁接在砧樹的主枝和副主枝上,砧枝直徑6厘米以下接1~3個接穗,直徑7厘米以上接3~5個接穗;嫁接后第二年有一定的產量,第三年就可基本復元樹冠并大量結果。
3.整形修剪
枇杷樹修剪的原則是“看樹修剪、留壯去弱”。
(1)春季修剪在春梢抽發前短截樹冠上部未結果的營養枝,疏除密生枝、衰老結果母枝、病蟲枝及枯枝。
(2)夏季修剪是在采果后夏梢抽發前,主要疏除密生枝、衰弱結果枝,短截徒長枝,疏去細弱密生枝,保留1~2個強壯的側枝。
(3)徒長枝一般應從墓部剪除,但在枝條稀少部位可短截促發新梢,形成結果母枝。
(4)結果母枝一般不修剪,但生長勢弱或結果母枝過多的樹,采果后可疏除衰弱結果母枝,部分強壯結果母枝可留基部3~4葉短截,以促發夏梢成為結果母枝。
(5)衰老樹的更新修剪宜在夏季進行,一般采用“半露骨”式更新,分兩年進行,第一年剪除樹冠外圍和頂部密生的弱枝,以及樹冠內衰弱的2~4年生枝條留5~15厘米短截,以促發新梢。第二年剪截樹冠外圍和頂部原保留的2~4年生枝條,疏除其經上年短截后萌發而成的密生細弱結果母枝,而樹冠內枝梢除細弱者外應予保留。
以上修剪要根據品種的特性、樹勢的強弱等因素進行,宜將樹冠培育成主干型或杯狀。無論采取何種修剪方式,都要適度,切不可剪除過多的枝葉。
4.疏花疏果和袋套
(1)疏花枇杷疏花一般在10~11月份進行。疏花包括疏穗和疏花蕾。疏穗要求每一結果母枝上的留穗數,樹冠上部留1~3個,樹冠下部留1~2個,其余均疏去。疏穗量在30%~50%之間,大年樹、老齡樹、衰弱樹宜多疏,使發育枝和結果枝能保持在2~1∶1的比例。疏花是疏去花穗基部和頂部的若干支軸,保留中部支軸,并將其末端短截。一般大果型品種每穗留2~3個支軸,小果型品種留3~5個支軸,疏花后每穗留花量以40~50朵為宜。
(2)疏果疏果宜在幼果蠶豆般大小時進行(2~3月間),先疏凍害果、病蟲果、畸形果、密生果和小果,力求留果均勻、大小一致。留果數量看品種、樹勢而定,大果品種每穗留果4~5個,中果品種5~6個,小果品種7~8個。
(3)套袋幼果套袋在疏果時進行,套袋前噴一次托布津和菊酯類農藥,套袋材料以透光度高的白色紙和新聞紙為佳。
5.科學間伐
樹齡15年以上樹勢弱、產量低、病蟲害嚴重和根系極度衰老的枇杷樹應及時挖去,改植良種;栽植密度過高,影響樹體通風透光和營養吸收面積小的,要合理間伐。為避免間伐后產量明顯下降,可采用先疏剪后間伐方法,對擬間伐樹進行重修剪,在2~3年內完成間伐。
6.病蟲害防治
枇杷蟲害主要有枇杷黃毛蟲、蚜蟲、食心蟲、天牛等,病害主要有枇杷褐腐病、炭疽病及褐斑病等。應抓住防治病蟲關鍵時期,選準適用農藥,交替使用不同農藥品種。幼樹期著重防治危害頂芽的梨小食心蟲和桃蛀螟等,在每年的3~9月各代發生期,分別噴施1~2次20%滅掃利或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盛果期枇杷園應實施冬季清園,剪去病蟲枝集中燒毀,并用石灰漿刷白樹干,減少越冬病原和蟲體,在每年枝梢生長和開花結果時期,適時噴施氧化樂果、敵殺死和殺螟松等防治蚜蟲、黃毛蟲和桃蛀螟,用1∶1∶160的波爾多液,或50%托布津或65%代森鋅500~600倍液噴施樹冠,防治多種病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