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改革開放浪潮下,我國經濟發展可謂日新月異,隨之大量土地相應變為開發區。因此,常有遇到整片盛年龍眼果樹被迫移栽它地或被鏟除的命運。充分利用現有難得成年樹資源,進行大樹移植,能夠迅速恢復早產、高產性能,為解決重新擴園、補種、引進新品種提供有效渠道。移植能否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踐中應掌握以下的操作技術:
一、假移準備
被列為開發區域盛年龍眼,特別是一些名、優、特新品種大樹需要被迫挖除,為確保移植成活,起苗前進行一次假移準備。根據龍眼根系的生長和新梢的生長有明顯交替現象及開發區最后移苗時限,制定相應的移植措施。①可選擇在樹梢老熟時,在預備移植株根頸外30~40厘米處,挖寬20厘米,深30~40厘米的圍溝。切斷側、主干根,剪平傷口,晾曬1~2天,然后施入腐食土雜肥及小量速效磷肥并復土灌水。保持土壤一段時期濕潤,以促發多而壯的須根。為以后移植時,根系吸收能力增強抗逆功能,縮短緩苗期。②對于亟需短時間移栽的龍眼大樹,只能在條件允許下最大限量留取土根球,保護好頸部土塊不脫落。
二、起苗要點
①經過2~3個月的促根后,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并適時移植。沿上次根溝外圍,挖深約50厘米的環溝,然后下端向中主根約60度傾斜并切斷主根,形成半徑35~45厘米,高約50~60厘米的倒圓錐形的根土球。②移植前結合造型進行重剪回縮,以利運輸和樹冠快速恢復,一般留3~4個主干枝并短裁,同時,把中心干枝、病蟲枝、干枯枝、細弱枝和交叉重疊枝給予鋸除。適當留取帶有葉片小枝作生長輔養枝,以維持樹冠與根的生理新陳代謝平衡,促進成活。③出穴后,剪平主、側根傷口,涂沾上稠泥漿。用草繩把土根球纏繞牢固,或用纖維網袋包裹待運,防止土塊破碎和根系干枯而影響吸水分能力。④運輸時,樹大量重,上、下車搬運十分麻煩,應充分利用杠桿、吊架等機械操作,小心裝卸,注意安全。
三、合理適時栽植
依龍眼的生長特性,全年均可帶土球移植,若時間許可或平常移植,選擇春季3~4月份,秋季10~11月份最佳。冬夏移苗應注意保溫防凍,遮陰保濕為主要措施。
①一般宜選在陰天或小雨無大風的天氣,進行起苗運輸移苗。種植園地的穴坑要大,長寬深約1.5×1.5×1.0米,并提前在穴內填積有機肥物。②定植時,樹下坑要小心輕放,保證土球完整。并解除過多草繩或不易腐化纖維包扎物。然后將樹體定位擺正于穴坑中心,用不帶肥料的細土覆蓋至根頸部略高5~10厘米,稍加壓實,灌足定根水,在樹盤可放置塑料、稻草來保溫濕,最后用支架固定樹體,并防止外界損害。
四、移植后管理
經過移植的龍眼株,由于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受到大面積嚴重創傷,直接影響到根系的吸收功能和僅存葉片的光合作用。①為盡快使生長勢得到恢復,注重肥水有機結合,保證樹體對水肥需求,要堅持做到勤施淡施。在根頸部土面出現干裂及時補充水分,特別是夏季干旱季節易產生干熱風天氣,澆水的同時應對株樹枝干、葉片進行噴霧水,可加FA旱地龍抗旱劑噴施,以減少樹內水分蒸發損失,維持根系吸收與葉片、樹表蒸騰作用的平衡。遇到連續陰雨,積水時間較長應及時排澇。②由于重剪、斷根等養護修剪,傷口多,恢復期生長勢極其微弱,抗病能力較差。因此加強病蟲防護也是一項重要的管理項目。在傷口涂上甲基托布津、撲菌特或石硫合劑濃液消毒殺菌后,大截面涂蠟或套上塑料袋薄膜,給予保護。主干枝表面涂石灰水,可防日灼、蟲害、抗樹脂病和殺菌。③每次萌芽后在幼嫩紅梢用1%喜洋洋500倍,1.8%滅蟲靈2500倍,20%殺滅菊酯3000倍等防治紅蜘蛛、潛葉蛾、卷葉蛾、角頰木虱若蟲等。秋植主要防旱,越冬防凍,確保樹勢的正常生長發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