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梨樹在管理中,主要害蟲有花蕾蛆、梨莖蜂、網蝽、木虱、蚜蟲、癭蚊等,病害有銹病、黑星病、黑斑病、裂果、日灼病等。
一、預防措施
1.徹底清園,減少越冬病蟲源。許多病菌、害蟲是在病果、枝條、翹皮、枯葉和園內雜草、土壤中休眠、越冬,結合修剪,將留在樹上的無用枝條清除(特別是病枝、枯枝);刮掉老皮,殺滅越冬害蟲;清除園內雜草,與修剪下的枯枝、爛葉集中燒毀,并將草木灰返園;結合施基肥深翻土壤,殺除越冬害蟲;每隔2年全園撒施生石灰,每667平方米用量100千克,能降低園內病蟲基數。
2.搞好果園排灌設施。平地果園易積水,引發根部各種病害,必須開深溝排水。山地果園應建立灌溉設施。根據開花前需水多,花期需水少,果實膨大期需水多,果實成熟期需水少的原則,合理排灌,以增強樹勢,提高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
3.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狀況,在修剪時有選擇性地留枝。在生長季節多摘心,及時抹除多余的枝梢,使樹冠通風透光,以減少病蟲害,尤其對梨木虱高發園區效果明顯。
4.合理施肥及確定留果量。每年9~10月重施有機肥,株產50千克的梨樹施有機肥100千克、過磷酸鈣2千克和餅肥5千克。追肥在芽前、花前進行,重施孕花壯果肥。5月下旬~6月上旬株施1千克復合肥。重施以氮肥為主的采后肥。追肥盡量少施含氯的化肥,多施磷、鉀肥,以增強樹勢。同時,合理留果,以免造成株產偏高使樹勢衰弱。盛果期梨園以667平方米產1500千克、株產40千克為好。
5.及時除草,降低果園濕度。梨園內若雜草太多,濕度偏高,會使害蟲基數提高,并引發多種病害,故要及時除草,但盡量少用除草劑。
二、藥劑防治
1.休眠期噴布化學藥劑。冬季梨樹進入休眠期,徹底清園后,全園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等高效殺蟲殺菌劑1次,3月初萌芽前再噴1次,可有效殺滅病菌害蟲,降低病蟲基數。
2.生長期噴布保護劑。對生長期的病蟲害,除了有針對性地防治外,還要求定時、定量用藥:部分露花蕾至套袋前,每隔7~10天噴1次藥,套袋至采果前每隔12~15天噴1次藥,采果后至落葉每隔20~30天噴1次藥,重點突出部分露花蕾、開花前、花后、套袋前、采果后用藥。除了對梨銹病在3月中旬~4月中旬用2%粉銹寧1000倍液防治外,其余的治蟲藥劑用10%吡蟲啉1500倍液、80%敵敵畏800倍液、20%速滅菊酯3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1200倍液,治病藥劑用40%福星8000倍液、70%代森錳鋅5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5%退菌特800倍液、8%大生800倍液等。藥劑的混合為殺蟲劑+殺菌劑+營養劑,營養劑有0.3%尿素、0.3%磷酸二氫鉀、0.2%硼砂、1%過磷酸鈣浸出液、1%草木灰浸出液等。要求各種殺蟲劑、殺菌劑輪換使用,以防止病蟲產生抗藥性。
三、套袋。套袋能預防梨病蟲為害,并能提高梨果外觀品質,防止日灼,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用藥量及農藥殘留。套袋時間在5月中旬~6月上旬,套前必須噴1次以水劑和粉劑為主的農藥,忌噴乳劑等容易誘發銹斑的農藥,干后即套。套袋時應撐開袋體,幼果在袋中央部,避免袋紙與果面接觸,袋口扎緊,勿使漏光,并使袋與果位于葉的下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