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設施內溫度、光照和空氣成分等微環境調控是設施栽培成敗的關鍵,要根據果樹不同品種、不同時期(發芽、開花、坐果等)對其不同要求,進行有效地調控。
1、溫度調控。為了保證地溫和氣溫一致、果樹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長協調,主要做到兩點:一是扣棚前20―30天,樹冠下部覆蓋地膜提高地溫。二是扣棚后逐漸升溫,應分三個步驟:第一步白天“隔二拉一”即拉起1/3的草簾,維持約一周左右;第二步白天“隔一拉二”,即拉起2/3的草簾,持續約一周;第三步白天拉起全部草簾。
2、光照調控。設施栽培主要是在冬春進行,光照時間短、強度弱,再加上塑料薄膜本身及其內外有凝結的水滴、附著塵埃的吸收和反射作用等,使設施內的光照強度只有室外的60%--80%,滿足不了果樹生育對光照的需要,必須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光照:一是建造優型棚室,減少建筑材料遮光。二是選擇高透光的無滴膜,并經常清洗棚膜上的灰塵、雜物。三是延長光照時間,適當早揭簾、晚蓋簾。四是在溫室的中柱南側、后墻和山墻上懸掛寬2米的反光幕,在樹冠下鋪設反光膜。
3、空氣成分調控。一是降低空氣相對溫度。主要措施有提高棚室溫度、采用滴灌技術,設施內地面覆膜、加強通風管理等。二是增加CO2濃度。主要方法有通過通風換氣、增施有機肥、施用二氧化碳肥、利用硫酸和碳酸鹽反應、燃燒煤油和液化氣等。三是排除有毒氣體(如氨氣、一氧化碳、亞硝酸氣體等),主要手段有及時通風換氣、使用腐熟有機肥、減少氮肥施用量、不直接用采暖火爐加溫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