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增加土壤庫容
穩定供應果樹生產需水,是實現冬棗豐產的關鍵。土壤中的團粒結構好,蓄水能力就強,一個團粒就是一個小水庫。土壤中的團粒結構與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呈正相關,增施有機肥就可以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因此,每年通過深翻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水容量。據北京林業大學王斌瑞試驗,每一植樹穴中施入廄肥10千克,可以使土壤團聚體含量提高9%~29%,春季的土壤含水量提高15.6%~28.9%。
2.增施土壤保水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高分子化合物的抗旱保水劑相繼問世,目前已用于生產的保水劑一般能蓄存水的重量是本身自重的300倍,結合深翻施有機肥每株成齡樹施100克的保水劑,就可增加土壤蓄水30千克左右。
3.擴大集水面積增加蓄水量
旱地果園植株密度要大,以增加集水面積。以株行距3米×5米為例,每株樹的集水面積可達15平方米,樹冠的投影面積3平方米,這樣就可以做到積小雨為中雨,滿足果樹生長需要,為此要擴大樹盤,地面向樹干側斜,樹冠投影以外的地面要拍實,噴YJG-I防滲劑以增加表面徑流增加集水。
4.精細修剪,減少水分消耗
對果樹地上部分要做好冬夏修剪,疏除無效枝葉,減少營養和水分消耗,發揮最大的增產作用。
5.抑制葉片表面蒸發,減少水分消耗
春季萌芽后到雨季前可噴2次高脂膜,既能保護葉片減輕病蟲害,又能抑制葉片表面水分蒸發,減少土壤水分的消耗。筆者試驗,噴100倍羧甲基纖維素與不噴的對照,減少水分蒸發16%。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