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通風透光是果園要求的重要生態條件。郁閉果園條件惡化,產量低、品質差,甚至絕產,放任生長樹,枝條紊亂,成花少,座果率低,或適齡不結果,所以,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非常重要。調節果園通風透光的技術措施:
一、合理的株行距實踐證明,3米×3米的株行距優于2米×2米和4米×4米,而寬行距密株距的定植方式更利于通風和操作,每畝地栽140株以上的密植園要在進入盛果期以前間伐,否則要影響通風采光和果品質量,樹的經濟壽命縮短;每畝40株以下的稀植園,早期覆蓋率低,光能利用不充分,結果偏晚。
二、樹高和冠寬科學的樹高不能大于行距,3米行距樹高應在2.5米~3米,影射角41~49,以45左右較合理,能保證每行樹中下部均在太陽光直射范圍內。樹冠寬度2.5米左右,保證行間有60厘米的作業道。株間允許交叉10%,而行間絕對避免碰頭。
三、樹形調節 每畝地73株的中密植園,采用小冠疏層形或改良紡錘形,有主無側或無主無側,在樹干、主枝上直接培養大中型枝組。其在樹冠上的配置,下大上小或中間大、兩頭小,大枝組間距不低于50厘米,大中枝組間保證有30厘米距離,小枝組在大、中枝組上均勻分布,枝條在枝冠上的分布,上稀下密、外稀內密,大枝稀小枝密的"三稀三密"樹形,標準是夏季晴天中午,樹冠下有10%~15%面積的直射光花影,每畝總枝量8萬~10萬,葉面積指數不大于4,樹冠內膛幾乎所有葉片受光(直射光、散射光)每天不少于3小時,均為光飽合點與光補償點之間的有效葉。主枝及大枝組角度大于80,干高50厘米以上。每畝地100株以上的用樹籬形或細長紡錘形,40株以下的采用疏層開心形。
四、修剪調節 確已郁閉園,秋季采果后要疏除樹上樹大枝,以及回縮交叉、重疊,嚴重遮光的大枝組,此項措施能明顯分辨枝葉稀密,且比冬剪安全,不易返旺和冒條,秋季高溫更利于傷口的初步愈合,也有利于提高冬前花芽質量。冬剪嚴格按"三套枝"修剪,即一套育花、一套生枝葉、一套結果;樹冠高超過行距的,落頭開心;枝冠過寬的延長枝回縮,或變向。過旺樹,在春季發芽后開花前晚剪,疏強枝。回縮開花晚的串花枝,要剪去部分細長果枝。注意調整果枝,葉枝比例1:3~4,,對角度小的大枝"連三鋸"撐開角度。整個夏季不斷進行支、別、拉、壓、拿枝開角和摘心控旺長,調整通風透光,促花、結果,并給枝干、果實拉引枝葉蔽光,減少日燒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