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柑桔碎葉病是一種病毒病害,它主要為害以枳及其雜種(如枳橙)作砧木的柑桔樹,其癥狀為嫁接接合處環縊和接口附近的接穗部腫大,葉脈黃化,類似環狀剝皮引起的黃化和植株矮化。受強風等外力推動,病樹砧穗接合處易斷裂,裂面光滑。枳橙實生苗受侵染后,新葉上出現黃斑,葉緣缺損,莖干上有退綠黃斑,呈"之"字狀彎曲,植株矮化。
柑桔碎葉病通過嫁接和機械傳播,未發現蟲媒,能通過菟絲子從長春花傳到枳橙。豇豆是碎葉病的一種可靠而快速的指示植物。在21℃左右,接種后4~6天可見接種葉出現紅褐色壞死斑。高溫將明顯減輕癥狀。有時,豇豆的三叉葉出現嵌紋。
鑒定方法:將嫩葉在冷的中性磷酸鉀緩沖溶液(0.05M)中,用一個預先冷卻的研缽磨成漿液。0.1克嫩葉組織用1毫升緩沖液。用手指或棉簽將漿液涂至豇豆初生葉上輕輕摩擦,葉上預先撒500目的金剛砂。接種后,用水沖洗,并將接種植株放在有中等照明度(46.5~92.9勒克斯),21~24℃的環境中培育,接種后4~6天可見病斑。防治方法如下:
培育無病毒母株,定植無病毒苗木無病毒母株可用4種方法獲得。其一,利用指示植物鑒定,選擇無病毒母樹。其二,熱處理消毒,獲得無病毒母株。在人工氣候箱或生長箱中,每天白天16小時40℃光照,夜間8小時30℃黑暗,處理帶病柑桔苗3個月以上可獲得無病毒苗。其三,熱處理和莖尖嫁接相結合進行脫毒,獲得無病毒母株。在生長箱中處理帶病的溫州蜜柑,每天光照和黑暗各12小時,35℃處理19~32天,或晝40℃夜30℃處理9天加晝35℃夜30℃處理13~20天,接著取0.2毫米長的莖尖進行莖尖嫁接,可獲得無病毒苗。其四,通過實生繁殖獲得無病毒母株。
靠接換砧,使病樹復原對枳砧的已受碎葉病侵染表現嫁接部障礙的樹,采用靠接耐病砧木的辦法可恢復樹勢。但復原的病樹仍是病害的傳染源,在目前我國枳砧柑桔區碎葉病零星發生的情況下,這種方法不宜推廣。
工具消毒,防止田間傳播嫁接、修剪、采穗時工具先用20%家用漂白粉液(含1.05%次氯酸鈉)或1%次氯酸鈉液浸漬消毒,并立即用清水沖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