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經研究鑒定,基本上弄清了柑桔炭疽病在湖南省溫州蜜柑上主要為害枝葉,亦為害幼果。按葉片癥狀可將該病的病原菌分為以下3種主要類型:
1普通型炭疽病(又稱葉斑型)根據病害發生蔓延速度又可分緩慢型和急性型兩種。緩慢型葉斑輪廓明顯,呈近圓、半圓或不規則形,直徑0.3~2厘米,發病初期為淡黃褐色或淺灰褐色,后變深褐色,最后病部中心褪為灰白色,有纖細的深褐色邊緣。急性型病葉多自葉緣、葉尖或沿主脈發生淡青褐色似開水燙傷的葉斑。5月中下旬為春葉緩慢型發病初期,11月中下旬至翌年3~4月為第1個發病落葉高峰期,翌年11~12月為第2個發病落葉高峰期。秋葉發病率較春葉為高,且大多為潛葉蛾等為害所引起,當年8月下旬至11月下旬為其第1個發病高峰期,翌年1~5月為第2個發病落葉高峰期。急性型主要發生于雨后高溫季節。
2落葉型炭疽病(又稱葉枯型)病斑多自葉尖,少數自葉緣一側開始,初為淡青褐色,后迅速向葉基方向擴展成黃褐至深褐色、邊緣不清晰、云紋狀的大型葉斑。主要發生于上年生老葉上。以4月下旬至6月下旬、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最為嚴重,分別為當年春夏梢和秋梢葉片始發病期,但發病率較低。
3次生型炭疽病初期在兩側脈與主脈間朝葉緣方向形成梭狀褪綠斑,將葉片對光觀察時,這些部位初呈水漬狀和半透明狀,黃綠色,葉表面褪綠上方稍顯皺紋狀,微突起,最后褪綠斑內呈現灰褐至褐色的枯斑。10月上中旬為當年春葉葉肉組織萎縮褪綠始見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為發生高峰期,11月至翌年3月為次生型發病落葉高峰期,隨著各年9~11月的降水總量的明顯增加,此病發生率也隨之降低。地勢較高、土層瘠薄、嚴重受旱而又未行灌溉的桔園一般發病較重,落葉亦多;而同期地勢較低又經及時灌溉的桔園,發病率均低,落葉亦少。
炭疽病菌具潛伏侵染特性。春葉從接近自剪時起、夏葉自剪之前、秋葉則當本葉長達2厘米左右時即已基本潛伏帶菌。各次梢出現的帶菌高峰期大致相同,這些均可作為指導田間預防噴藥的科學依據。對于此病的防治應著重采用以加強培管,增強樹勢為主,適時開展藥劑防治工作:
春葉自剪前后的5月及秋葉本葉達2厘米左右時的8~9月,分別連噴兩次0.5%鋅銅波爾多液及50%托布津800倍液。5~10月噴50%托布津8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及50%多菌靈1000倍液各兩次。前、中期噴藥還可與殺蟲劑相結合。9~12月單噴50%退菌特4次(每月1次)或交替噴用50%托布津8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50%多菌靈1000倍液共4次。中后期噴藥還可減輕采后貯藏病害的發生。對于次生型炭疽病的防治,可在發病期的10月至翌年3月每月噴50%退菌特500倍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