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柑桔爛根黃梢現象在城固縣桔區朱紅桔園中曾有發生。后來在勉縣、南鄭縣、漢中市等產區相繼發現。1984年漢中農校實習農場朱紅桔發病率高達32.5%。病樹一般不抽梢,結果少或不結果,當年產量下降、品質降低。
病樹地上部初期癥狀為個別枝梢頂端葉片從葉尖開始黃化,并沿主脈向下擴展,葉脈呈橙黃色,后整個葉片均勻黃化。病葉從梢頂向下逐漸發展,后期梢頂葉片黃白,黃葉不易脫落。重病株全樹葉片變黃,但不萎蔫,葉質無異常感,枝條無抽梢能力,表現生長纖弱。與發病枝相對應的根部發生病變,輕者僅須根尖端變褐,后逐漸死亡,重病樹基本無須根,0.5~1厘米細根端部腐爛,側根皮層剝離,木質部呈現紫黑色,干旱季節爛皮呈麻絲狀,雨季土壤漬水時則呈黑腐狀,稍有異味。
根據病因分析,采取改善土壤結構和消毒處理相結合的措施。供試藥劑及使用濃度是:1%硫酸銅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甲醛100倍液;石硫合劑渣;并以清水作對照。1984年12月11日將病樹樹盤土壤挖出,晾根兩日,剪除爛根及腐爛組織,分別將各處理藥劑噴灑根部處理處及其周圍,每株約2公斤藥液,再用干凈河沙填入病根周圍,覆以客土。
據1985年10月12日(果實成熟期)調查,結果表明,用硫酸銅、退菌特、多菌靈、甲基托布津4種藥劑處理,療效顯著,桔樹很快復綠轉健,產量亦明顯上升。1985年漢中農校桔園病株率由1984年的32.5%下降到17.7%;朱紅桔產量由1984年園產(1.1畝)1477.5公斤提高到2615公斤。其中有1984年1個果不結的病株,治療復原后,1985年單株結果110公斤,達到或略高于園內健株產量水平。
據調查分析,該病屬于根系環境不良所導致的生理性爛根,通過摻沙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層通透性,促進根系的生長發育,是防治本病的根本措施。對于發病不普遍的桔園通過挖土晾根,用硫酸銅等藥劑作根系患部消毒,再覆沙客土,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對因桔園生態環境的改變,地下水位升高,全園普遍發病者,應在園中深挖溝槽,降低水位,新建桔園應特別強調排水設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