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危害柑桔的鳳蝶在我國已記載的有11種,其中分布較廣,為害較嚴重的有玉帶鳳蝶(PapiliopolytesL.)、黃花鳳蝶(P.demoleusL.)和柑桔鳳蝶(P.xuthusL.),它們以幼蟲咬食葉片和新梢,是柑桔苗木和幼樹的重要害蟲。
形態特征柑桔鳳蝶類屬鱗翅目,鳳蝶科。現將廣東最常見的兩種鳳蝶的主要形態特征分列如蟲名玉帶鳳蝶黃花鳳蝶成蟲體長28~30毫米,翅展80~95毫米,體黑色。雄蝶前后翅均黑色,前翅外緣有7~9個黃色斑點,后翅中央橫列7個大型黃白斑,燕尾突明顯。雌蝶有兩型,一型翅的色斑與雄相似;另一型后翅外緣有半月形紅色小斑點數個,臀角處有深紅色眼狀斑點,中央具橫列的黃、白、紅色斑。
體長約28毫米,翅展約80毫米,體背面黑色,腹面黃色。翅面黑色而密布黃色斑。后翅前緣中部有一藍色彎月斑,臀角處有橙紅色斑1個。無燕尾突。
卵球形,直徑約1.2毫米,初產黃色,近孵前紫黑色。散產于嫩梢幼葉。
同左。幼蟲,低齡幼蟲黑褐色,多肉質刺突,似鳥糞狀。老熟幼蟲體長約45毫米,深綠色,后胸前緣有1齒狀黑線紋,兩側各有黑色眼斑。腹部兩側有4道灰黑色寬斜紋。受驚后從前胸前緣伸出的1對臭腺紫紅色。
低齡幼蟲與左相似。老熟幼蟲體長約50毫米,深綠色,后胸前緣亦有黑色帶紋,腹部兩側具4條黑色斜紋。臭腺深紅色。
蛹,被蛹灰黃或綠色,頭部有兩個突起較長呈“V”形。同左,但頭部兩個突起甚短。
生活史及主要習性,危害柑桔的各種鳳蝶習性基本相似,田間常混合發生。廣東每年發生6代,以蛹在葉背或枝條上越冬。每年早春,越冬成蟲羽化,白天活動,飛翔力強,吸食花蜜補充營養后交尾產卵,卵散產于枝梢嫩葉上。低齡幼蟲鳥糞狀,取食嫩葉,受驚擾時伸出臭腺,放出特殊的芳香氣味,易于識別。幼蟲共5齡,高齡幼蟲食量很大,常將周圍葉片吃光,是苗木、幼樹的重要害蟲。老熟后吐絲固定尾端,系住身體附著在枝條上化蛹。3~11月,田間均可發現成蟲飛翔。
鳳蝶的天敵較多,鳳蝶金小蜂(PteromaluspuparumL.)、廣大腿蜂(BrachymerialasusWalker)是幼蟲和蛹的主要寄生蜂;鳳蝶赤眼蜂(TrichogrammasericiniPangetChen)是卵的主要寄生蜂。防治方法應以人工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
1.人工捕殺各蟲態的害蟲。
2.生物防治,注意保護天敵。噴灑青蟲菌或B.t乳劑1000倍液防治低齡幼蟲。
3.化學防治:可供選用的藥劑有80%敵敵畏乳劑或90%敵百蟲1000倍液;50%辛硫磷或馬拉硫磷1000倍液;18%殺蟲雙水劑600倍液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