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黃龍病是柑桔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病害傳播快,果園壽命短,導致種植效益低。連續暖冬天氣,有利于黃龍病的大發生。黃龍病可以通過嫁接傳染和人為的遠程傳播,例如引進種苗、接穗或攜帶帶毒的傳病害蟲。在田間,柑桔木虱從病樹向健樹傳播病原。柑桔木虱一年七個世代,以成蟲越冬為主。喜通風透光、干燥的環境,在幼齡桔園較多,因此加強幼齡果園的治蟲防病,是防治黃龍病十分重要的環節。馬水桔的萌芽不但有利于木虱的繁殖,亦有助于木虱吸取病原傳病。因此,馬水桔萌芽期可能亦為木虱傳病期,其中以3--5月較為重要。木虱基本固定在一個植株,不輕易移動,因此果園中有明顯的發病中心和傳播的方向。高齡若蟲和成蟲可傳病,低齡若蟲不傳病,1--3頭蟲就可以有效地傳病。大面積桔園中的病株積累到一定數量,就會發生暴發流行,因此對病株的清除應盡早、及時。
黃龍病的初期癥狀是新梢黃化。典型的類型為斑駁葉,春梢葉片轉綠后,從基部和近基部的邊緣開始葉肉退綠黃化,側脈保持綠色,黃化擴展不均,形成黃綠相間的斑駁。葉硬、葉脈腫大或木栓化開裂。另一類型為均勻黃化葉,夏、秋、冬葉片不能轉綠或轉綠中途停止,病葉變硬、無光澤、葉脈腫大。初病樹常在樹冠頂部的新梢發病,俗稱“插金花”、“黃龍”。中后期的癥狀較復雜,病樹新梢短小,常出現好似缺鋅、缺錳狀的花葉;出現較大量的落葉,須大力搖動葉片才脫落。水害、環割等引起的黃化落葉,輕搖樹干就會落葉,可以區別。爛根則易與水害、肥害、根系病害相混。中后期的典型癥狀是早花和病枝上結的果不能正常成熟的紅鼻果(南非稱為“青果病”)。田間診斷必須及時,以初期典型癥狀為主。在5月、7月查春、夏梢“黃龍”,10--12月診斷秋梢“黃龍”和“紅鼻果”。
黃龍病的防治要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執行植物檢疫制度,防止病原的傳播。建立無病苗繁育體系,選擇本地優良單株。老柑桔園須全面清除以后,改良土壤1--2年后方可重新種植馬水桔,新園距離老園2公里以上。
2、及時清除田間病樹。幼年柑園,各次新梢期檢查發現病株,立即噴藥殺蟲后挖除病株。在5--6年內堅持及時清除病株,就能很好控制黃龍病。對重病桔園、荒棄園應堅決清除。
3、及時防治傳病害蟲。加強肥水管理抹芽控梢,使新梢整齊,有利于防治傳病害蟲。新梢期及時噴樂果、敵敵畏等農藥保護新梢。及時抹除零星萌發的“腳頭芽”和冬季零星生長的新梢,并噴除蟲。在園掛置黃色誘蟲板監測和誘殺柑桔木虱。
4、藥劑防治。據報導,廣東省珠海市綠宇生化技術研究所研制的36%降黃龍可濕性粉劑,經廣東、福建、廣西、四川等地柑桔橙柚主栽區試驗表明,用于防治柑桔橙柚黃龍病,噴藥7天,葉脈葉色轉綠;施藥15天檢查,葉脈葉色轉色率達90%;施藥30天后植株有根本改善。同時對于黃龍病病媒柑桔木虱和蚜蟲,噴藥48小時,殺蟲率達98%,可以選擇試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