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幼蟹培育水質管理
河蟹的人工池塘養殖包括幼體培育、1.齡蟹種(扣蟹)培育及成蟹養殖等三個階段,因為河蟹是靠鰓呼吸,對水體的溶氧要求較高,達到4-5mg/l以上,因此在養殖河蟹的過程中,水質的好壞是我們養殖成敗的關鍵。
河蟹的幼體培育是指大眼幼體經過20-30天的培育,共蛻皮3-5次,規格達到每公斤2000只左右或600-800只的過程。使河蟹幼體能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提高蟹苗的成活率,目前河蟹幼體培育主要采用土池、網箱及水泥池等方法進行。
河蟹幼體培育通常在小水體中進行,這樣便于加強飼養管理,但是水體面積較小,水質的惡化速度相對比較快,加之投喂的都是蛋黃、魚糜之類的高蛋白飼料,并且投喂量又沒有掌握好,造成殘餌眾多,更能惡化水體,使水質變壞。這種現象在大棚培育幼蟹時更為嚴重,因為大棚內的空氣活動性差,為了使棚內的池水溫度相對穩定,養殖者不得不減少換水量,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水質的惡化,病原生物就很快的發生、發展壯大。河蟹苗在這樣的水體中就會出現浮頭、上岸、爬桿等癥狀,嚴重時會發生細菌性疾病,給養殖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為了使蟹苗在一個良好的水環境中生活,應加強飼料的投喂工作,水環境的處理等管理工作。要做到:
一、為了使蟹苗脫殼休息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必須在池中放有1/3-1/2的新鮮水草。同時這部分水草也能對水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二、根據苗體的數量做到定時、定位、定質、定量四定投喂,尤其是定量,因為多余的殘餌對水質的敗壞更為嚴重。
三、有條件的養殖者,需要定時地加以排換水,保持水體的清新,可以定期地向水體中潑灑一定量的光合細菌、硝化細菌之類的生物制劑調節水體。
四、發現水質敗壞,并且河蟹幼體對這一敗壞水體做出相應反應時(如上岸、爬桿,甚至死亡等現象)。我們必須采取措施,具體方法:
①用溴氯海因0.3ppm對水體進行潑灑消毒(有條件的可先換部分老水)。
②第二天用沸石粉20ppm、益水寶(枯草芽孢桿菌)0.4ppm。
③以后每隔5天左右,定期向水體中潑灑光合細菌2ppm。
④發現蟹苗發病后,應根據具體病癥加以治療,同時改善水環境,這樣會 得到預期的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