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夏季是魚、蟹生長的旺季,攝食、代謝明顯增強。該季節水溫明顯升高,有機物發酵分解速度加快,水的透明度隨之變小,池中溶氧、PH值變化幅度加大,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含量不斷升高。如何調控夏季池塘水質,營造良好生態環境,是促進魚、蟹正常生長的關鍵。
一、合理調整水位,以防水溫過高。
養魚池塘的水位,有條件的一般應加深到2.5米—2.7米。水位過淺,水溫易提高,過高的水溫會使魚、蟹新陳代謝受到嚴重影響;水位過高,上下水層不易對流,池塘底部溶氧較低,有害厭氧菌大量繁殖,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明顯升高,故應多開增氧機,促進上下層水對流。養蟹池塘的水位,平臺有伊樂藻的地方,水位應控制在0.8米左右,池塘四周溝槽的水位有可能保持在1.5米左右,一般以平臺水位為準。池塘加水時應慎重,應注意外來水源的水質情況,水質污染、惡化的水不能添加。
二、控制水色與透明度養殖水體的顏色是生產中常用的辨別水質好壞的指標之一。我們可以根據水色推斷養殖池塘水的濃淡和浮游生物的多少及大致種群組成,以此判斷水質的優劣,從而采取相應的水質調控措施。養魚池塘水一般以黃綠色、油青色、茶褐色為好,透明度掌握在30公分左右。
1、黃綠色的水色水質較肥,這種水色的水質較“嫩、爽”,池水中的浮游植物主要以硅藻、綠藻為主,裸藻、衣藻次之,大多數能被魚類所消化,適宜飼養白鰱。
2、油青色的水質較“嫩、爽”,且肥度適中,浮游生物的活力都很旺盛,且浮游生物種群組成較為平均,鰱、鳙魚在這種水色的水質中也能很好生長。
3、茶褐色的水中以硅藻、隱藻為主,裸藻、綠藻、甲藻次之,這種水色的水質較“肥、活”,魚類可以很好地生長。
4、“水華”水:池水往往呈現綠色、藍綠色或黃綠色帶狀或云狀水華,這種水往往是肥水進一步發展而形成的。浮游植物數量很大,水的透明度較低,池水較混濁。此水在沒有發生“轉水”而惡化前,也是飼養鰱、鳙魚的較好水質,但僅防天氣不正常造成過度繁殖的藻類大批死亡,使水質突變,轉為“臭清水”。對“水華”水最好還是采取定期注水或換水的辦法。
5、渾濁暗淡及藍綠色的水,以大量的微囊藻、顫藻及囊球藻等藍藻為優勢藻類,不易被魚類消化,這樣的水應加注新水或更換老水,甚至重新培肥。
6、團簇狀淡紅色水是水蚤等枝角類浮游動物繁殖過度所致。調節這種水質的方法有二:一是放入一定數量的鳙魚吞食水蚤等枝角類浮游動物;二是使用敵百蟲,進行殺滅,而后施肥,重新培育水質。
7、草綠色并有紅色浮膜水,水較濃,以裸藻及綠藻為優勢種,浮膜在光照強烈時呈紅色,這種水的顏色常有“晝紅夜綠”或“朝紅夕綠”的變化,這種水初期對魚類沒多大負影響,但長期下去,會使魚類食欲減退。用生石灰或硫酸銅可以控制這些藻類的數量。河蟹塘的水色一般以淺黃綠色為好,一般透明度控制在50公分以上。水色突變應重點使用活化利生素、EM菌、單胞藻素、雙效底凈等,水質過濃應加水或換水。池底淤泥多,應盡可能多用底質改良劑。同時應確保水草覆蓋率達40%左右,定期使用氨基酸護草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