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目前,三疣梭子蟹越冬主要采取二種方式,即室外土池越冬和室內保溫越冬。北方地區因氣候原因而大多采用第二種方式,但是,一種被普遍稱為“纖毛蟲病”的病害對親蟹越冬造成的危害較大,并經常造成毀滅性損害,影響翌年育苗場家的育苗生產。1997年~2003年,山東省濰坊市水產研究所和濰坊市第一海水養殖實驗場在三疣梭子蟹親蟹越冬中反復采用對比實驗,進行初步研究和技術攻關,取得一定的突破,將其病原確定為蟹棲擬阿腦蟲病,該病以前在中國對蝦中發現并報道過,但在三疣梭子蟹中尚屬首次發現,未見報道。
一、病原
經多家科研院所的專家反復研究確定,病原為蟹棲擬阿腦蟲,屬纖毛動物門、寡膜綱、鞭纖目、嗜污科,最早報道于意大利的綠蟹和法國的一種黃道蟹中。它形狀呈葵花子形,前端尖,后端鈍圓,一般平均體長46.9μm×14.0μm,體具11條~12條纖毛線,略呈螺旋排列,且纖毛排列均勻一致,體后端有一長鞭毛,內具一大一小二核形構造。
二、癥狀及病理
蟹體感染初期的癥狀不明顯,體表灰暗,行動緩慢,在水中人為翻轉后不能“轉正”;感染較重的親蟹呈嗜睡狀,長時間不攝食、不活動,其心臟部位明顯可見有死亡組織,區域大小不一,顏色為程度不一的白色,病原傳播先在血淋巴中進行,且繁殖迅速,最后逐步侵入心臟、腮等器官,并在其內部不斷“鉆動”,使組織和肌體受損,而在外觀上,患病蟹體的肢體“斷腿”現象嚴重,直至死亡。
三、診斷方法
發病初期,從蟹體破傷處用刀片等刮取潰爛的組織,放于高倍顯微鏡下進行鏡檢,可見前尖后圓、體形略長的纖毛蟲,即可確診。在發病的中、后期確診,可以直接從心臟或血液中取樣鏡檢,也可見有大量的纖毛蟲活動。
四、流行與危害
以前,擬阿腦蟲病經常在越冬親蝦中發生,危害嚴重。近年來,在越冬的三疣梭子蟹中也經常發現,多因診斷錯誤和該蟲較難根治而造成越冬失敗。蟹棲擬阿腦蟲對環境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其生活水溫為0℃~25℃,最適水溫為10℃左右,與親蟹越冬期水溫相一致;對水體鹽度適應較廣,為6‰~50‰;pH值5~11。擬阿腦蟲病的發生和流行貫穿親蟹整個越冬階段,且發病范圍廣,感染率和死亡率不等,最高時可以造成全軍覆滅。
蟹棲擬阿腦蟲為兼性寄生蟲,在海水環境中營腐生生活。三疣梭子蟹在捕撈或爭斗過程中受到體表損傷,蟹棲擬阿腦蟲從患處侵入肌體,轉為寄生生活,并迅速繁殖。其傳染途徑有:一是加水時從外源進入;二是鮮活餌料帶入,曾在活的沙蠶和低值貝類中發現此蟲;三是親蟹捕撈或爭斗時甲殼和肢體受到創傷,以及蟹體本身“自殘”肢體等行為,為蟹棲擬阿腦蟲的侵入提供了條件;四是親蟹入池,尤其使用人工養殖三疣梭子蟹作為親蟹,其體表攜帶該種蟲體。
五、防治措施
1.預防措施在親蟹入池、日常管理等工作中,操作細心以避免人為傷害蟹體;親蟹入池前,先用純淡水或1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蟹體5分鐘后再入池;對越冬池進行黑暗遮光處理,防治因人為干擾而使蟹體受驚致傷;投喂活餌前,應先用藥物消毒、洗凈后再投喂;越冬用水最好經過沙濾處理;每天定時巡池,及時撈出死蟹和殘餌,避免交叉感染。
2.治療方法①鹽度抑制法:發病初期或親蟹入池穩定后不久,將越冬池池水的鹽度從正常海水鹽度25‰~28‰一次提升到40‰左右,雖然蟹棲擬阿腦蟲適鹽范圍高達6‰~50‰,但對10‰以上幅度的鹽度突變適應性差,可殺死大部分蟹棲擬阿腦蟲,并對其重新繁殖起到抑制作用,而三疣梭子蟹堅硬的外骨骼結構對鹽度突變沒有不良反應,對其成活無顯著影響,性腺發育正常。同時,將40‰左右的池水鹽度~直保持到翌年3月,再逐漸降低池水鹽度到正常海水鹽度。提高池水鹽度的措施有兩種,一是加鹵水調配,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地下鹵水,二是加鹽,先計算用量,將池水鹽度配制至40‰,充氣4小時后再靜置12小時,以作為越冬池池水用。②發病初期,可用淡水浸浴蟹體3分鐘~5分鐘加以治療。③對于患病蟹體,可用高錳酸鉀20ppm浸浴10分鐘~15分鐘。④應遵循“早發現、早治療,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對于感染嚴重、至發病末期的擬阿腦蟲病,目前尚無良策。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