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養殖方式,通過對低洼灘地的改造,創造適合河蟹生活習性要求的外界條件和水體條件,發揮灘地資源的生產潛力,具有工程投資小,養殖時間短、見效快、收益大的特點。(1)灘地改造根據灘地的具體情況,圍成面積100畝左右的蟹池,搞好進排水系統和防逃設施。四周圩堤的高度在考慮防洪的同時,使灘面正常水深保持在0.8米以上。在圩堤四周距堤埂2米開挖寬2米,深1米的圍溝,在灘面上海間隔10米挖寬1米,深0.5米的條溝,并于圍溝相通。同時在蟹池中移栽水草,使水草覆蓋面占總面積的70%以上,水草種類方聚草、輪葉黑藻、苦草。(2)苗種放養目前圍灘養蟹采取三種養殖類型:培育蟹種,成蟹養殖,魚蟹混養。蟹種培育就是將大眼幼體直接投放到圍成的蟹池中進行飼養,或者是將大眼幼體用網箱育成n期幼蟹,然后放到池中飼養,后者養殖大眼幼體成活率高,養成規格整齊。大眼幼體直接放養,其每畝放養量1~2千克,16~32萬只/畝;Ⅲ期幼蟹每畝放養4~5萬只。整個培育期不再進行分池,大眼幼體成活率一般為15~20%;'期幼蟹成活率40~50%,養成規格在每千克100~200只,畝產蟹種在100千克左;右。為充分利用水體,同時可以混養鰱鳙魚等中上層魚類,濾食,性魚和草食性魚放養量之比為4:1,畝放養量控制在200~250尾,規格13厘米以上,畝產魚可達100―150千克。成蟹養殖,放養自育的規格每千克100~200只的1齡蟹種,畝放400只,生產商品蟹在100千克以上,混養魚類的放養與蟹種培育也相同。(3)施肥投餌大眼幼體直接投放池中培育蟹種,在放養前必須施肥,培養浮游動物,以有機肥牛糞、雞糞,豬糞為好。缺乏有機肥時,采用菜餅、棉餅、有機肥、餅肥用量均為250~400千克。河蟹為雜食性偏食動物餌料,除投喂小雜魚,螺螄及各種動物尸體外,在春秋季節向池中移殖螺螄,繁殖仔螺,即解決動物性餌料的不足,又可以滿足不同規格河蟹的攝食需要,投喂的麥類要浸泡煮熟,每天的投餌量占池蟹重量的5~10%,并根據當天水溫和上一天投餌后攝食情況酌情增減。投餌在下午進行,以條狀形式投喂在距圍溝邊緣30~50厘米處。應注意的是培育蟹種前期以投喂粉狀性餌料為主,水生植物的投喂量不控制,可直接放在水中,任河蟹取食。(4)水質控制5月份之前間隔10天換水1次。隨著氣溫升高投餌量增加,殘餌增多,7~8月份要求做到每天加換新鮮水,9月份以后每周換水1次,換加水量保持灘面水深在0.8米。每月定期潑酒石灰漿,使池水成20ppm,澄清水質,提高透明度。增加PH值,殺滅病菌;同時在河蟹蛻殼盛期的4~6月和8~9月,畝施用7.5千克磷肥,化乳全池潑灑,滿足微量元素鈣鎂、磷的要求,促進河蟹蛻殼生長。(5)捕撈在進水口兩側各砌長10米,寬0.5米,深0.8米的渡槽,根據幼蟹溯水習性,進水時紛紛逆水上溯爬行,掉進渡槽捕之。成蟹捕捉,利用河蟹生殖洄游特性加以誘捕,在圍溝中設網斷張捕,為提高捕捉效果.打開出水口放水,每秒流速控制在0.6~0.8米,誘使河蟹出巢,便于集中捕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