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養殖條件
1.網圍建設采用雙層網圍,兩層網間隔5米,網圍四周用毛竹(樹木)作固定樁,每根樁間距為2米~3米,將裁剪好的聚乙烯網片縫好后用繩子綁縛在樁上,上下左右拉成平面,網底部用石籠和地錨固定,使網腳與底泥貼緊,石籠壓入底泥20厘米,網上部高出水面1米~1.5米,頂部再裝上“T”型的網片,網的上邊設有30厘米~50厘米垂直向下的鈣塑板做成的網檐,并與網貼緊。
2.種草投螺網圍設施建好后,用電捕器捕清養殖區內的大型兇猛性魚類,2月~3月栽種伊樂藻,每平方米用草莖2公斤~3公斤,分成幾束用腳踩入湖底淤泥中,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生長,達到繁茂,同時移栽幾株蒿草和蘆葦等挺水植物,水面上移植占總面積1/5左右的水花生群落。清明前向網圍內投入鮮活螺螄,每畝500公斤。
二、養殖操作技術要點
1.苗種放養在種草投螺1個月后進行,也可先圍一小塊將蟹種提前放入。套養魚種在5月份~6月份放養。所放蟹種用高錳酸鉀或食鹽、魚種用漂白粉等藥物藥浴消毒10分鐘~30分鐘。選擇正宗的長江水系優質扣蟹,要求規格一致,每公斤160只左右,每畝放養量控制在600只以內,套養5厘米左右的鱖魚、2厘米~3厘米的黃顙魚等大規格苗種,畝放養量分別為20尾和50尾左右。
2.定期補充水草、螺螄,使蟹以攝食天然餌料為主。前期為了使螺螄繁殖生長,可適當投喂一些鮮螺蚌肉和小雜魚,后期每天投喂一次南瓜、土豆絲和鮮魚、魚粉、豆餅等制成的餌料,以補充天然餌料的營養不足,保證蟹的膘體肥壯。
3.日常管理主要是做好防逃工作,在蟹種放養初期,由于環境突變,幼蟹活動頻繁,最容易逃跑。因此,在放養后的半個月,要堅持每天檢查網圍的防逃效果,嚴防河蟹從破損處或底綱下逃跑。在養殖后期,由于河蟹生殖洄游規律的作用,其逃跑的機會增多,必須嚴加防范,保證防逃設施完好。在7月~8月汛期,做好網圍設施的加固工作,備好一定數量的防汛材料,防止風浪刮倒網圍設施。其次要做好網圍四周的清掃工作,及時清除堆積在網圍四周的殘渣。
4.從10月份開始捕撈上市,具體日期根據網圍區中河蟹生長情況和氣候條件靈活掌握,捕撈工具有地籠、網籪、絲網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