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病特點:⑴流行季節長。其中以秋季發病率高。⑵幼蟹和成蟹均能感染病菌而發病死亡,其中投放上年扣蟹在夏季死亡率高,成蟹在秋季死亡率高。⑶發病水域廣。池塘發病率最高。
主要病癥:蟹病主要有顫抖病、纖毛蟲病,脫殼不遂癥等。
發病原因:
1、近年來河蟹發展迅速,放養密度和養殖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蟹病防治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如蟹池不清整、蟹種不消毒,所投餌料腐爛,霉變等。
2、水質老化。許多蟹池是過去的養魚池,面積小,淤泥深,細菌多。生長季節水質調節不及時,透明度低。
3、飼養單一。河蟹屬甲殼類動物,長期人工投喂單一飼料,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河蟹脫殼生長的營養需求。
4、生態條件差。因缺少必要的隱蔽物,河蟹脫殼過程中易受到同類和敵害生物的襲擊,而損傷蟹體感染病菌易導致死亡。
5、蟹種消毒工作重視不夠。隨著養殖面積擴大,地區間引種增多,不對蟹種進行消毒,導致病菌互相傳染,蟹病暴發。
6、病死蟹亂丟亂棄,不及時深埋處理,導致病菌交叉感染。
預防措施:
⑴每年要徹底清塘,消除過多的淤泥,常年保持水質清新。⑵放養密度要適當,并適量套養花白鰱和銀鯽。⑶投放人工餌料要新鮮適口,營養要全面,動植性餌料搭配要合理,并經常添加含鈣、鐵等元素的物質,同時嚴格執行"四看四定"的投餌原則。⑷幼蟹放養時,用15ppm福爾馬林溶液浸洗15分鐘,消毒殺菌。⑸生長季節,每15天潑灑一次生石灰,使池水呈20ppm,以增加水體鈣質,提高池水pH值。⑹發現病死蟹,要及時深埋處理。⑺堅持自育繁種,培育出健康蟹種,提高蟹種抗病能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