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是提高商品蟹規格、提高苗種成活率的重要一環。該項生態農業技術模式在荒灘、荒溝等廢棄地塊均可開發推廣,既可提高土地開發利用率,又可提高生態和經濟效益。一、大棚建造及準備1.搭棚建池:池面積一般為0.5―1畝,池深0.8―1.2米,水深0.3―0.8米,東西向為宜,池底平坦,池坡比1:1.5左右;塑料大棚鋼架或竹木框架,兩端開門,薄膜上方用大眼網縛牢,四周埋入土中。棚內中間設置竹排小橋,高出水面30厘米,便于管理、觀察、投餌等。距池底20厘米安裝充氣管道兩根,每隔25厘米扎上、左、右三個氣孔,冬季安裝加熱鍋爐。2.清淤除野:荒舊田塊應清除過厚的淤泥并翻曬,放苗前10天左右,畝用生石灰250公斤清野。3、移栽水草:池內移植水花生、苦草或投放消毒后的柳樹根、棕皮等,水草覆蓋面占水面的40%―60%為宜。4.肥水培餌:放苗前1周,60―80目篩絹網濾,進水30厘米,畝施雞糞50公斤,尿素5公斤培養基礎生物餌料。5.調節水溫:棚內水溫一般22―28攝氏度,蟹苗進棚時水溫與育苗場蟹苗池溫差不超過3攝氏度為宜。二、蟹苗放養一般畝放蟹苗5―10公斤,要求蟹苗規格整齊、體質健壯、肢體完整。放苗前,用水噴淋3―4次或于池邊浸浴2―3次,每次1―2分鐘,適應環境后放入池內。三、生產管理放苗1.5天內,水位保持35厘米以內,后逐漸加至80厘米;養殖中后期加大換水量,日換水50%―80%。蟹苗入池一周內,以雞蛋、奶粉和魚蟲攪拌蒸熟投喂,三期后直接投喂魚蟲或魚糜。每半月畝施生石灰5―10公斤,拌制1‰痢特靈或土霉素藥餌連投2―3天;蛻殼期減少換水次數。四、幼蟹出池幼蟹培養30天左右,規模達到2000―5000只/公斤,即可出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