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加固田埂,配置溝凼。選擇水源充足,天旱不干,暴雨不淹,不會水沖的冷浸田、滂泥田等潛育性稻田和低洼稻田作為養蟹田,加高加固田埂,使田埂高60-70厘米,寬50-70厘米,捶緊夯實。合理配置溝凼,一般壟作田,蟹溝較多,溝凼面積要達到稻田面積的10%-15%。蟹溜是投餌、巡查的重要場所,不宜設在當水沖的田邊。凼深1米左右,凼上搭蔭棚,凼周種瓜植豆,或者放養水葫蘆、水浮蓮等,以利酷暑時節遮蔭降溫。過大的田塊,在四周開挖圍溝,圍溝一般寬50厘米深30-50厘米,圍溝靠近邊壟,不靠近田埂,并在田中開“十”、“豐”、“田”、“井”字形蟹溝,防逃設施與扣蟹養殖稻田相同。(2)起壟施肥、適時插秧。起壟是稻萍螺蟹立體種養殖的基礎。爛泥田采用兩次起壟法,稻田不犁翻,在插秧前10天左右,第一次按規格起毛坯,移栽前,再清溝補壟,壟溝比例及規格是:爛泥田,插一季雜交中稻的,每隔66-80厘米開一條溝,溝寬40厘米,溝深30厘米,壟面插秧4-6行,株距13厘米。一般雙季稻田,每25厘米、50厘米、80厘米、92厘米,分廂開溝,溝寬40厘米,溝深25-40厘米。實踐表明:紅萍濕養越夏保種,以壟寬25厘米、插植2行為好。起壟前,每畝撒施尿素4-5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以及氯化鉀5公斤作基肥。雙季稻田在晚稻插秧前,將肥料施于壟面,然后用溝泥覆蓋壟面,再插秧。(3)萍種混養,促萍高產。按照紅萍養殖技術,3月中旬整田放種,加強培育管理,不斷分萍,促萍高產。在起壟倒萍前半月左右,停止分萍。倒萍時,將溝中萍體撈至壟面,用溝泥蓋萍插秧。溝中繼續養萍?梢远啻螕破甲鲲暳希笃诓捎脻駶欚B殖越夏。如因河蟹攝食量過大,萍體不足,進入秋繁時,再度放萍。(4)及時放種,精心飼養。培育商品蟹一般于清明節前后放養蟹種,要求規格一致規格為每公斤40-80只的,每畝放蟹種25-35公斤;規格為每公斤80-200只的,每畝放蟹種10-15公斤。水稻返青前可集中暫養于溝凼之中,水稻返青后及時放入大田覓食,大田投放蟹種時,田中紅萍的繁殖基本上達到覆蓋稻田水面時比較好,這樣可保證河蟹入田后有充足的紅萍可以攝食而不傷稻秧。還可以保持萍種基數,以保證紅萍正常的生長繁殖,源源不斷地供給河蟹攝食。同時,可在溝凼中投放每畝50-100公斤的活體螺螄,讓其自然產卵供河蟹食用,并適當輔助投喂一些浸泡的或煮熟的小麥、玉米等植物性飼料。(5)水質控制與日常管理。河蟹對水體深氧量要求較高,因而水田要經常排注水,高溫季節每天都需換水,注水多選擇在上午進行,中午最好不要突然注水,以免溫差過大造成河蟹不適死亡。河蟹脫殼需在水中進行,田塊要保持一定水位,絕不允許出現干涸。每半月潑灑生石灰一次,既能防病,又能保證水體富含鈣質,并使水體PH值維持在7.2-8.0的微堿性,這樣的水質條件最適于河蟹生長。(6)適時收獲,及時起捕。稻田養蟹的捕撈時間以9月中、下旬至11月為宜,通常采用放水捕捉和夜晚燈光誘集捕捉相結合的方法。同時在排水口處安裝捕蟹網具,白天進水,晚上排水,幾進幾排即可捕獲大部分河蟹,最后再干溝捕捉,收獲的河蟹要及時放入水質條件較好的深塘中暫養,分規格直接上市或較長時間暫養后出售,都十分方便,按以上技術措施飼養,當年成蟹規格絕大部分可達125克以上,每畝稻田可產成蟹100-125公斤,經濟效益顯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